正文 第23章 知福與惜福(1)(3 / 3)

實際上,他們都有失敗的可能,如果不能達到目的,致使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他們能接受這個事實嗎?

答案是不可能的。

就算到達目的——譬如爬到山頂的人,是勝利者,快樂得有如置身天堂,可是從此就沒有不幸了嗎?

就算競選美國總統成功,此後就一帆風順了嗎?

請各位想想看,站在高高的山頂就沒有後顧之憂嗎?

如果有人征服了喜馬拉雅山,那麼他下一次要登什麼山呢?

美國總統退休後,他的人生目標又在哪裏呢?

結論是很明顯的,人無法脫離不幸,沒有問題的人生隻是幻想,仿佛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如果深信人生沒有不幸,生活便變得迷茫和盲目,危險也就產生了。

有許多聰明絕頂的男女,處處受挫於不幸。

你不能對不幸掉以輕心,卻也無法預測不幸,隻能做好萬全的準備,迎接不幸在生活中的出現。

你不知道不幸有哪些成分可以把握,也不知道不幸是否會降臨在自己身上,惹你傷心;或使你笑逐顏開;或使你致富;或窮上加窮;或得意或失意。

的確,你根本無法知道不幸會令你生或死。

人類的智慧總是千方百計想於亂中求序,而不幸是個攪局大王,製造混亂的高手。

無論你費盡多少心思,耗去多少聰明才智規劃人生,不幸也會改變你的全盤計劃。

若是吉星高照、鴻運當頭,光是擬好一半的計劃也會使你出人頭地,旗開得勝;若是不巧正逢壽星公上吊,就算計劃無懈可擊也不會成功的。

這就是不幸叫人又恨、又愛、又惱、又憐的本質。

不幸一定會闖入我們的計劃中,卻又是你無法帶入計劃中的東西。

即使我們全力以赴,若不幸突然降臨,一切努力也會徒勞無功,白費心機。

你可以擁有勇氣、毅力以及每一樣受道德家稱讚的美德;你可以有愛、有人情味以及所有詩人口中歌頌的優點,但你未必能回避不幸。

你可以學權謀家或策士,潛心研究出一套獨門秘訣,學習各種技巧,但你一樣無法應付不幸。

不管什麼不幸,都有為人所不知的一麵,可能對你或他人有利。

錢幣有正反兩麵,金錢對你而言可能是煩惱,但是對別人卻有莫大的好處。

例如老鼠是一種有害的動物,正因為有老鼠,才使美國得到數千萬元的利益。

怎麼說呢?

有人發明捕鼠器,所以建立工廠,而許多人就借著驅逐老鼠而維持生活。

同樣的,人類所有不幸中,藏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隻有態度積極的人才能發現。

曾經有一個人不幸破產,他根據這個可怕的經驗,便想要幫助那些破產的人。現在,他是這些人的顧問。

別人的難題對我們而言,可能是個好機會,譬如醫院是為病人而設立的,律師是為了解決人對法律的無知而存在的。

殯儀館、墓地、專科學校、教會、大學都是為了人們的某種需要而設立的。

人生不可能沒有不幸。

請記住,我們無法生活在沒有不幸的世界裏。

對待不幸的建議

潛能在自己的身上,隻要懂得發揮,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我們遇到不幸,都有本能的反應,不是太低估不幸,就是太高估不幸。大部分人最初的反應,都是把不幸看得太嚴重。

每一個人都有不幸要解決,你我都一樣,要記住,好好處理不幸。

問題總是層出不窮。例如太胖了,就盡一切方法來節食,可是照樣有前所未有的不幸。

離婚和喪偶都失去所愛的人,此外,罹患不治之症、酒精中毒、麵臨破產等等都是不幸的。

不可以一味等待

忍耐也要看時間和場合。

遇到不幸要試著用所有的方法去解決,再等待最後的結果,不要認為不幸會自然解決,而一味地等待,這不值得鼓勵。

失業後,守在電話旁,認為將有人告訴你哪裏有工作,或職業介紹所會打電話來,甚至期待從前的公司再請你回去工作,這些都不切實際,這種奇跡大多不會發生,最好不要有如此幻想。

很多不幸發生之後,有逐漸嚴重的趨勢,假如靜靜期待奇跡出現,或等人救援,不但對不幸毫無幫助,反而有副作用。

等待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也使能實現的目標變得無法實現。

想解決不幸,就不能等待別人的幫助,要自己麵對不幸。

每個人對自己的不幸均負有責任,所以不要期望別人的幫助。

若低估自己的能力,僅是期望他人幫助,不但毫無益處,還可能遭到別人的嘲笑和厭惡。

不要使不幸惡化

我們使不幸好轉或惡化的力量,依賴於采取的解決方法是積極抑或消極。

不幸來臨時,有受到威脅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反應,若因此憤怒或憎恨,很可能使問題惡化,這不是積極的反應,也不是解決不幸的方法。

你失業了,是否懷恨公司?是否憎恨拒絕為你介紹工作的人?是否厭惡不關心失業者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