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快刀亂麻(五)(2 / 2)

僅此而已。

陸明夷突然想笑。這段日子,在前線苦戰的傅雁書因為未能取勝,名聲漸落,而他雖然沒有站在最前麵,但利用了那個子先生積蓄的力量,陸明夷的名字卻幾乎成為救世主的代名詞。陸明夷從未想到,原來民心竟是如此容易操縱。既然那麼容易,就不要再客氣了,把這世界握在手中吧。

在陸明夷最為意氣風發的時候,方若水走出了魏仁圖府中,心情卻是沉重無比。

雖然和魏仁圖同是共和開國八將帥僅存的兩個了,也認了陸明夷為師弟,但方若水一直不似魏仁圖那樣高調,因此也一直有點置身事外。即使那個假馮德清將他也關入天牢,方若水也並不驚慌。

經曆了那麼多風雨,當初對功名的熱衷之心早就淡了,他的願望隻剩下天下能夠太平。當陸明夷揭破了這件驚天之事,方若水居然還有點惶恐不安,因為出了這樣的事,又要有一陣子混亂了。可是,與他預料的不太一樣,雖然也亂了一下,但混亂馬上平息了,他以上將軍身份前去視察中央軍區和衛戍,軍中也居然出奇的平靜。隻是,這種平靜實在有點異樣,因為在軍中竟然到處開始流傳著“唯有陸明夷才能平息烽火”的話。“海不寧,山不平,陸上才太平”,這段莫名其妙的謠曲居然在軍人中也在流傳,有人說那是從某個隱居的高士口中傳出來的,而那高士得之於天啟。方若水從來不相信鬼神,知道那些讖言無非是別有用心之人造出來的。而霧雲城裏別樣的平靜,以及陸明夷幾乎要成為南武第二的態勢,也讓他感覺到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要發生。今天,當得到傅雁書出戰不利,未能取勝,倒是戴誠孝奪取了南安城的消息,方若水再忍不住了,去向魏仁圖商議。魏仁圖這時也不再瞞他了,向他說了陸明夷的計劃。

為了從根本上平息諸省不斷的民變,也為了取得對南方的決定性勝利,現在必須采取分地之策。但共和國成立時,曾經采取過一次分地,已無法取信民眾,因此唯有恢複帝製。這是不得已的舉措,而且這帝製不同於前朝帝製,其實仍是以民為本、以人為尚的共和製,所以仍是一以貫之,未改國體。魏仁圖的這些話讓方若水聽得心冷如冰,他沒想到這個離開軍隊已經快二十年的老友到了晚年竟然煥發出異樣的光彩來了。他想問問魏仁圖,共和的真諦是共濟和衷,那麼恢複了帝製,一旦決策出現偏差,那還有誰來糾正?隻是看著魏仁圖神采飛揚的樣子,方若水也知道這些話終究沒有用了。他實在想不到老師的這個遺腹子會有如此的能力,而且他也相信陸明夷即使恢複了帝製也一定是位英明的帝君。可是,陸明夷會有子孫,他的子孫還能保證代代都英明麼?隻消出現一個昏庸殘暴的帝君,以往取得的一切都將垮掉,天下又將分崩離析,烽煙四起。這樣看來,恢複帝製實是飲鴆止渴,得不償失。而且,真的恢複了帝製,昌都軍和中央軍區也許能控製住,可是前線的傅雁書與戴誠孝兩軍團呢?萬一這兩個軍團有變,北方馬上陷入無休止的內亂去了。可是,方若水也知道,陸明夷既然敢這麼幹,肯定會做好萬全的準備,自己的擔憂最終隻會被證明是多慮。

這個時代,終於過去了,又是一個新時代來了啊。方若水看了看天。天空陰沉沉的,雨意垂垂。不知為什麼,他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聽到過的一首戰歌:“豪情衝宵上。登高望。江山萬裏何蒼莽。好男兒,豈懼青山葬。”此刻的方若水,心底是如此茫然,仿佛暗夜行路,卻突然發現周圍如此陌生,自己竟然處在一個完全生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