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孕早期應盡量避免性生活,以免發生流產。如果曾經流產過或是早產過應停止性生活。
(7)其它:①孕婦不宜使用電熱毯、微波爐,不宜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用電腦等。②孕婦不宜接觸小動物,以防弓形蟲病。
2.孕中期(懷孕中間4個月,即孕13~27周)
(1)每月進行一次產前檢查。
(2)注意補充營養。此時,你的寶寶正在飛快的成長,因為你需要更多的營養來提供給寶寶。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也不能營養過剩,因為寶寶要是體重、個頭過大很可能造成難產,也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身體健康。
你需要做的是:每天應增加優質蛋白質15g左右;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鐵、鈣和鋅;
葷素搭配、粗細兼備、品種多樣、少吃多餐。
【特別提示】一般要求孕婦的每日膳食中包括①穀類400~500g;豆類及其製品50~100g;②鮮奶250~500ml;③鮮蛋1~2個,肉禽魚類50~150g,動物肝髒或動物血少量;④新鮮蔬菜40~500g,其中一半以上為綠色蔬菜,新鮮水果100~200g;⑤食用油15~20g。
(3)堅持適量運動。此時最佳的運動方式仍是散步。當然,你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做孕中期保健操。
(4)保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這個時候,你應該有意識地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通過各種心理調節方法,解除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當然,丈夫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幫助和關懷,因為孕婦在孕期時激素分泌會增多,心理會發生很多變化,這時的她會比平時脆弱很多。而且,丈夫如果在這個時候和妻子發脾氣,不僅會影響到妻子的心情,還會嚇到肚子裏的胎兒,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
(5)胎教。胎教已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視。胎兒會對外界刺激變化會有所反應,如果能給予正麵的積極的影響,就能使得孩子在出生後發育更正常,學習更容易,對孩子的智商、情商的發展有一定作用。從懷孕4個月開始,我們就可以通過撫摩、聽音樂的方式進行胎教了。需要注意的是,胎教需要堅持和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晚上臨睡之前,把雙手放在腹部,由上至下的用手輕輕的撫摸胎兒,每次五分鍾,一邊可以輕輕地和寶寶聊聊天,讓他(她)聽到你的聲音。5個月開始你可以每天放兩次音樂,每次15分鍾左右,媽媽和胎兒一起聽。6個月的時候可以選擇幾首胎教歌曲輪流放給胎兒聽。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在胎教上存在一個誤區,以為胎教就是讓胎兒提前在媽媽肚子裏麵學音樂、學知識,這是不正確的。胎教本身其實是為了促進胎兒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也就是為了讓寶寶眼睛更亮、聽覺靈敏等等。
(6)孕中期可以適度的進行性生活,但是姿勢和頻率一定要注意,以免造成意外流產。
3.孕晚期(懷孕後三個月,即孕28周以後)
(1)自我監護。
計算胎動次數:孕婦18~20周開始就會感受到寶寶的胎動,尤其是晚上這種感受會更明顯。29周~38周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一般每小時3~5次。
計算胎動的具體方法是:孕婦取左側臥位,每日早、中、晚於固定時間計數胎動,每次1小時。將3次胎動次數相加後再乘以4,共計算12個小時的胎動,30次或30次以上為正常,20次提示胎兒有異常,10次提示胎兒宮內明顯缺氧。胎動數明顯減少或增多,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測量體重:要求孕婦每1~2周稱一次體重(一般在產前檢查時進行),一般每周體重增長不應超過0.5㎏。
測量宮底高度:孕20周後,家人可以根據醫生的指導來為孕婦測量宮體高度,每周測一次,以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若宮底高度2~3周內不長或增長過度,可能提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或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
聽胎心:孕20周後,可由家人負責聽心音。將聽筒或耳朵緊貼孕婦的肚皮上聽胎心,每天1~2次,正常胎心率為120~190次/分。如果發現胎心異常,必須馬上去醫院就診。
(2)28~36周每兩周一次,36周後每周一次進行產前檢查。
(3)加強營養。粗糧、細糧都要吃,要適當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魚、蛋、肉、奶和豆製品,適當增加新鮮蔬菜和瓜果,繼續補充鐵和鈣。
(4)做好母乳喂養準備。經常用溫水擦洗乳房、乳頭,以保持乳房清潔。用羊脂油按摩潤頭,以增強乳頭表皮的堅韌性。由外向內輕輕按摩乳房,兩手交替,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和乳腺管的暢通。穿戴適合自己尺寸、舒適的棉布寬帶子胸罩,以防止乳房下垂。如果乳頭扁平或者凹陷,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工具來進行校正,以方便日後寶寶吃奶。
(5)保證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注意個人衛生,不要進行盆浴。
(6)盡量避免性生活,以防止早產、胎膜早破和感染等。
4.臨產期
預產期前後的兩星期分娩,都屬於正常情況。所以在這個日期臨近前,準媽媽們就要全麵進入備戰狀態了。
(1)孕婦在預產期前半個月就應該放下手裏麵的活,全身心準備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分娩。這個時候要注意休息,不要再從事較重體力活動。
(2)提前到醫院進行檢查,根據自身狀態選擇分娩的方式,並提前預定床位。準備好住院分娩所需要的東西,比如孕婦換洗的衣服、嬰兒紙尿褲、尿布、奶瓶、衛生紙等等。最好把這些東西都放到一個包裏麵,萬一孕婦有反應好趕緊出發。
(3)臨產前絕對要避免性生活,以防止早產、胎膜早破和感染等。
(4)注意個人衛生,臨產前要勤換內褲,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下腹部和大腿內側,清洗後要保持幹爽。
(5)每次從電視裏看女人生孩子都那麼疼,準媽媽們此時肯定也有顧慮。其實,分娩是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一般情況下的健康女性都可以承受的。而且現在醫療水平這麼發達,隻要在正規的醫院都不會有什麼危險。準媽媽們可以多和有經驗的長輩們聊聊天,了解一下生產的過程,多看看寶寶圖片,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丈夫和親人們這時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孕婦穩穩當當的去醫院,安心生產。
五、在哪裏生孩子
【身邊小故事】小豔馬上就要生孩子了,這幾天娘家婆家好頓忙活,說要給她找個接生婆。小豔的同學來看她,問她咋不去醫院生呢,在家裏生能行嗎。小豔說“我怕去醫院生,在家裏人多。再說,我媽我婆婆當年都是這麼生的,沒事。”令小豔沒想到的是,生產時她大出血,怎麼也止不住,接生婆、家裏人慌做一團,趕緊將小豔送到了醫院。到了醫院時小豔已經處於休克狀態,出血量近3000毫升,子宮收縮乏力,血色素降到3.1克。醫院馬上組織專家全力搶救,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急救,產婦的性命終於保住了,但嬰兒在接生婆接生時就已死亡了。醫生說,這是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是產科的危急重症,死亡率極高。產婦如果晚送來1個小時,肯定就救不活了。
平安地度過了十個月的孕期後,當身體出現見紅、破水或陣發性腹痛等,就預示著寶寶很快就要出生了。在這裏我們提醒您,為保母子平安,一定要到有《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資格和助產技術服務資質的醫院住院分娩。千萬不要到無證診所、不具備分娩條件的診所或在家裏由接生婆接生。在生孩子的過程中,產婦及新生兒的情況往往是預料不到的,萬一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危及到孩子以及母親的安全。
在正規醫院生孩子,孕婦會比較有安全感,也會很放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產前的準備;醫院會采取最科學的接生方法,嚴格按操作規程接生,認真觀察產婦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可防止產後大出血,最大限度的保護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醫院會對相關環節進行嚴格的消毒,因此整個接生過程是無菌的,可以防止產婦產後發生感染,防止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
我省於2009年6月1日開始實行農村孕產婦減免住院分娩費用的優惠政策,對每位農村孕產婦予以300元的住院分娩補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孕產婦在財政補助之外的住院分娩費用,可按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規定給予補償。未參加新農合的農村孕產婦每位按300元標準予以補助,對個人負擔較重的貧困孕產婦,會由農村醫療救助製度按規定給予救助。
六、健健康康坐月子
【身邊小故事】自從小梅順利生下孩子以後,就成了全家的掌中寶。丈夫、公公、婆婆每天就圍著她和孩子轉,小梅別提心裏有多美了。但是,慢慢的小梅也覺得很悶,因為婆婆不讓她下床,天天讓她在床上躺著,婆婆說不動才不會落下毛病。而且,婆婆要求小梅不能吃辣椒,也不能碰水,更不能洗頭洗澡。婆婆還天天給她燉鯽魚湯,但是不能吃蔬菜,說這樣容易下奶。小梅問婆婆,這些要求都是什麼道理,婆婆也說不上來,但是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這樣孩子的身體才能好。
小梅婆婆的這些要求都合理嗎?
(1)在產褥期不要碰涼水和忌吃辛辣是合理的。
(2)蔬菜的攝取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沒有任何科學根據,這隻是當地的錯誤傳統觀念,相反適當攝取還會有助於營養的平衡。
(3)洗頭洗澡也是可以的,隻是不要用涼水。
(4)在床上躺著多休息也不代表一直躺著不動,適當地下床活動,做做產後恢複操有助於婦女產後身心的調節和恢複。
下麵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如何健康、科學地“坐月子”吧。
月子,是我們民間的俗稱,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叫產褥期。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胎兒以及胎盤娩出以後,胎盤剝離的創麵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到八周的時間,因此將從胎兒娩出以後到產後六周到八周的這段時間叫做產褥期。在這段時間裏麵,產婦的身體、生殖器官、心理都會慢慢的調節恢複至正常。民間之所以稱“產褥期”為“月子”,是以為這段時間就是產後一個月,其實是縮短了“月子”的時間,“坐月子”應該是1個半月到2個月。
1.“坐月子”很重要
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女性整個的生殖係統、身體、心理恢複的一個過程。恢複得不好,就會影響到產婦的身體健康。生孩子前,由於女性要擔負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和整個過程,她身體的各個係統都會發生變化,比如子宮肌細胞肥大、增殖、變長,心髒負擔增大,肺髒負擔也隨之加重,妊娠期腎髒也略有增大,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蠕動減弱,其它如皮膚、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改變。而孩子出生後,就需要女性的身體恢複到生孩子以前的狀態,這樣才能適應她自己的健康。但是,由於懷孕是十個月的漫長過程,而生孩子可能隻是一天的時間,女性的身體需要好好的調養才能恢複。
因此,“坐月子”這段時間對於女性來說非常的重要。子宮、會陰、陰道的創口愈合,子宮縮小,膈肌下降,心髒複原等等這些恢複能否正常進行,都取決於女性在“坐月子”這段時間的調養保健。如果保養得當合理就會恢複的很快,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不小心調養,恢複的就會很慢,一不小心還能坐下病。而且,產褥感染、乳腺炎、子宮脫垂、附件炎等多種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疾病,都可在“坐月子”這段時間發生。
了解了“坐月子”的重要,就需要掌握這段時間的注意事項了。
2.坐月子的基本注意事項
休息好、早下床
生孩子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個過程會讓產婦非常的疲憊,所以生完孩子後第一天應該讓產婦臥床休息,慢慢恢複體力。一般情況下,自然分娩的產婦第二天就應當下床走動,這些活動會幫助子宮複舊、惡露排出以及大小便通暢。但應注意,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蹲位活動,以防子宮脫垂。
產婦在生產兩天後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或產後體操,有利於身體的恢複,並保持良好的體形。
產後保健操,每日2次,每次10分鍾。
1.呼吸運動平臥,雙手置於體側,吸氣時擴胸收腹,兩臂慢慢高舉至床頭,呼氣時手臂和胸腹肌複原。
2.抬頭運動平臥,雙手托頭部,利用腹肌收縮力前屈頸部,使頸部接觸胸部,重複多次。
3.屈腿運動仰臥位,雙臂置於體側,雙腿屈起,使大腿盡可能的靠近腹部,然後複原。
4.縮肛運動仰臥屈膝,有節秦地抬高臀部,並作模擬排大便後的縮肛動作,訓練盆底肌的功能。
5.俯臥屈曲運動俯臥,雙臂彎曲枕於頭下,雙腿向上屈曲,放平,有節秦的運動。
合理營養
生產後第一天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月子”裏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的食物,要有足夠的熱量。此外還要注意食物要富含高蛋白、維生素,每天都要吃適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注意補鐵,忌辛辣,保證少食多餐、食品衛生、容易消化。
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月子”裏產婦的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產後由於出汗多,要經常洗頭、洗腳、勤換內衣褲,保持體膚的清潔。
產後四周內洗澡都洗淋浴,不能洗盆浴,以免髒水流入陰道內發生感染。
產婦“坐月子”期間,吃飯次數多,吃的東西也多,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產婦應每天早晚刷牙,可選用柔軟的牙刷。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產婦休息的居室應該保持空氣清新。以前老人認為生完孩子以後不能開窗戶,什麼時候都得蓋著被子。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天,這樣很容易造成產婦中暑。最理想的休息環境應該是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幹淨整潔。
盡早喂寶寶母乳
生完孩子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應盡早給孩子喂奶,這樣有利於刺激乳汁的分泌,為母乳喂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哺乳前的準備:每次哺乳前應洗淨雙手,並且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如果乳頭凹陷,可用吸奶器直接吸引使其突出。
哺乳時的正確體位:母親放鬆、舒適,嬰兒頭和身體呈直線,麵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身體緊貼母親,下頜貼乳房。
哺乳的正確技巧:吸吮時嬰兒的舌頭卷住乳頭和乳暈的大部分。每次哺乳後,應將新生兒抱起輕拍背部1~2分鍾,排出胃內空氣以防吐奶。
哺乳後的處理:每次哺乳後留一滴乳汁在乳頭上,以保護乳頭。下一次哺乳前將其洗淨。
乳頭皸裂的處理:每次哺乳後,可塗10%的魚肝油鉍劑或10%複方安息香酸酊。如果很嚴重應停止哺乳,並按時將奶擠出。
合理安排產後性生活
惡露未幹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麵尚未完全修複,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否則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
惡露幹淨較早的產婦,在恢複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以往大家認為喂奶的時候不會懷孕,但其實“坐月子”時懷孕也是常有的事情。
按時產後檢查
產後42天左右,產婦應到醫院作一次產後檢查,以了解身體的恢複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如果在此之前有異常反應,應提前去醫院作產後檢查。
不要吹風、受涼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千萬不要著涼,在外散步時尤其要主要不要吹著風。如果室內溫度過高,也可以使用空調,但是應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溫度也不要過低,一般保持在25~28℃就可以了。
注意心理保健
生完孩子後,產婦的角色就由孕婦變成一個真正的媽媽了,這種角色的轉變對產婦來說需要時間來適應。很多“坐月子”期間的女性都很敏感,常為了一點小事激動,如果這個時候受到了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礙,如產後抑鬱狀態、產後抑鬱。因此,分娩結束後應盡快讓產婦接觸孩子,並且鼓勵她多抱抱、愛撫孩子;丈夫和親人要多關心產婦,了解她的想法,滿足她的要求,以安撫她的情緒。
七、如何養個健康的娃
1.吃出來的好營養
(1)出生~12個月——嬰兒階段
這一年是寶寶生長發育最迅速的一段時間了,因此一定要按照科學的方式喂養。因為一年中最快速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但是寶寶的吸收和排泄功能還不健全,特別容易發生營養不良。下麵所說的內容,年輕的爸爸媽媽一定要仔細看啊。
母乳喂養好處多
母乳含有嬰兒出生後4~6個月內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是寶寶最理想的純天然食物了。
先讓我們來看看母乳為啥這麼好。
母乳蛋白質約2/3為白蛋白,易於消化吸收利用。
母乳脂肪球小,有較多的脂脅酶,易於消化吸收,必需脂肪酸及其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的乳糖含量高,有利於腸道礦物質吸收。礦物質含量比牛乳少,不會使嬰兒腎髒負荷過度。
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物質,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
母乳會在嬰兒腸道內產生促進雙歧乳酸杆菌生長因子,有利於殺滅腸道致病菌。
母乳喂養還有助於建立你和寶寶之間的感情呢。
母乳喂養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哦。
越早吃越好。以前老人們常說“剛下的奶不能吃”,經科學證明,這個說法可是不正確的。生產後頭幾天下的奶(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初乳)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並且有大量的免疫物質,這些成分都能有效的防止寶寶的胃腸道和呼吸道感染,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所以我們說,生完孩子後要早點給寶寶喂奶,最好是在分娩後第一個小時之內。
先按需,後按節奏。開始的幾天,母乳分泌的不是很多,不用刻意的非幾小時喂一次,餓了就喂,一方麵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麵寶寶的吸吮也能刺激母乳分泌。等寶寶大一些了,慢慢的形成喂養的習慣,每天3~4小時一次,每次兩側乳房加起來15~20分鍾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晚上喂的時間間隔可以長一些,或者讓寶寶睡覺前吃的飽一些,這樣媽媽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另外,不要讓寶寶吃奶的時間過長,這樣不利於他(她)的口腔衛生,晚上也不要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