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1 / 2)

維吾爾族

在每一個維吾爾族人的頭上,都有一頂美麗精致的刺繡小花帽。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彙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烏孜別克族

隻要音樂聲響起,烏孜別克族人就會歡快地跳起舞來。

烏孜別克族,(一般資料裏把居住於中國境內的叫做烏孜別克族,居住於中國之外的叫做烏茲別克族,但是在英文和其他語言裏隻有一種稱呼),英文:uzbek, 烏茲別克語(自己,貴族,加在一起就是自己當家做主,自己做貴族,不受外人欺負)。

烏茲別克族是一個古老民族,其祖先是粟特人、花剌子模人,馬薩蓋特人,後來發展成為烏茲別克人,原因是14世紀時期金帳汗國的統治者——蘇丹?穆罕默德?烏孜別克汗,《元史》上稱月即別、月祖別。當時烏孜別克汗的國家非常強大,烏孜別克汗對他的汗國管理很嚴,軍隊也很有名,所以周邊的人們他的國家叫做烏茲別克汗國,把他的國民叫做烏茲別克人。

烏茲別克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民族,曾在軍事、經濟、文化、政治、史學、藝術等方麵創造過卓越的成就。

烏茲別克族屬於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型,是過渡人種。現代烏茲別克人主要生活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阿富汗斯坦等國家和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國的烏孜別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的伊寧、塔城和烏魯木齊以及南疆的喀什、莎車和葉城,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縣烏孜別克族鄉。我國的烏孜別克族一般通用維吾爾語、哈薩克語。

瑤 族

“盤王節”是瑤族最盛大的節日。在這天裏,每個人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唱歌跳舞,歡慶節日。

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風淳樸而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區,因此有“無山不有瑤”之說。瑤族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

在中國,瑤族人口為285.3萬(2010年),其中有59.9%在廣西(171萬),24.7%在湖南(70.5萬),7.1%在廣東(20.3萬),6.6%在雲南(19萬),1.4%在貴州 (4.4萬)。此外,江西亦有分布。瑤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撾、泰國北部也有廣泛分布。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越南瑤族人口在80萬以上,是越南第9大民族。在東南亞國家排華的年代裏,部分還飄洋過海移民到美國、法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

瑤族的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1982年,中央民族大學的專家,以26個拉丁字母形式,創造了瑤文,用拉丁字母來拚寫勉語。瑤族,現今通用漢語。很多人能同時操壯語、苗語等語言。

曆史上,瑤族和苗族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同源於秦漢時的“武陵蠻”部落。瑤族人的長壽、美容與醫術均有極高造詣水準,已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瑤醫在治療癌症、婦科病、風濕病、紅斑狼瘡、跌打骨折及毒蛇咬傷等病的效果,曆來得到廣大患者的公認。瑤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數山區的極少部分瑤民還擅長茅山巫術。

白 族

白族人招待客人時,都會請客人喝烤茶。聽起來是不是很特別呢?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係藏緬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現代白族一般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商業、農業。信仰佛教和本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