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胡六交談之後,林挽岫把能說的都給胡六說了,至於對方最後會怎麼做決定,這個她也沒辦法控製。但根據胡六的意思來看,她八成會同意這門親事。

林挽岫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本身這個年月,女孩子的親事從來就不單純的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它涉及到了兩個家族的合作,以及之後的方方麵麵的安排。

她其實並不太在乎關家會不會利用她,畢竟在她做出那個決定之後,她身上所代表的利益已經達到了最小,特別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這也是她選擇停下腳步並收養大郎兄妹的原因之一。

關家若真是從那邊得到了她真是身份的話,肯定不會腦殘的選擇她。這也是她依然對胡六閉口不提自己來曆的緣由。

在胡六跟林挽岫交談的同時,關少爺正兒八經的找上了顏如琚。

“因為我家跟關外的人做生意的時候多,所以家族裏也有幾個打小培養的通譯。前些日子在中都正好幫上忙,聽到說顏大人這裏也抓到了異族,我就將人帶過來了。”

關少爺身後那個長相普通的年輕男人給顏如琚行了禮,很規矩的站在那兒任由對方打量。

顏如琚沒有拒絕關少爺的自薦上門,雖然之前已經有了林挽岫的幫助,但他私心並不想對方太過涉入此事,既然現在有了可以替代的人,他並不介意賣關家一個好。

讓人陪著這位通譯去了府衙的牢房,他則跟關少爺在偏廳喝茶聊天,等待結果。

時間沒用多少,衙役帶了證詞過來,內容跟林挽岫問出來的大同小異,有些個別的地方轉譯得很生澀,還不如林挽岫問得那麼細致。

顏如琚麵上沒有表露分毫,讓人將這份證詞又抄寫了一遍送到監察大人那裏去。對方明日便要啟程,押解這個異族人回去西關。在收到顏如琚讓人送來的第二份證詞之後,監察大人拍板決定,讓這個關家的通譯跟他一起啟程,想必關家是不會拒絕的。

關少爺當然不會拒絕,他領著人來就是奔著這個目的來的,既賣了顏如琚的好,又跟西關那邊搭上了關係,怎麼想怎麼劃算,他腦殘了才會拒絕。

而監察大人眼中腦殘的林挽岫也正在寫信,想要托回去西關的謝二公子幫忙帶過去。

她是聽謝二公子說,西關在明年春就要開辦女學了,跟天下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一樣,林挽岫從現在開始,就在為小丫的將來做打算。

她是不會送小丫去上京或者中都那邊的,唯有西關在她考慮之中,但是西關上學有個比較嚴苛的條件,那就是舉薦製度。

西關因為地處邊關,對戶籍的審核比較嚴格,就這樣,都還是屢屢有黑戶流竄,之前更有人殺了本地的學子,冒名頂替入學讀書,甚至參加科舉。

現在為了以防這種情況再度發生,西關入學的學子,必須有兩個本地常住戶籍的生員舉薦才能入學,且每半年還有一次麵談考評。

這麵談考評,麵談的是舉薦人,得到考評的則是被舉薦的學子。學子的成績和表現跟舉薦人的資格也掛了鉤,若是品行不好的,舉薦人一年之內都不能再行使舉薦的資格。

這樣一來,舉薦人也很謹慎,甚至還會刻意去關注自己舉薦的學子的行為,如此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被人冒名頂替的可能。

最初實行的時候,學子們和生員們都怨聲載道,可西關的官員一向鐵腕,你要是不願意入學那就立馬走人,而且三年內不能再入讀西關的任何學院。這樣狠狠的收拾了幾個刺兒頭後,剩下的學子頓時就老實了。

女學雖然冒名頂替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審核更加嚴苛卻不假。因為能入讀女學的,家裏怎麼也是小有餘財,甚至父輩和兄弟本身就有功名,若是在學院出了事兒,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林挽岫是知道那些小姐們的劣性的,她如果讓澧縣的生員給小丫舉薦信也不是不行,但入學之後,那些自詡為大家小姐的女孩子肯定會各種刁難這些沒有後台的普通人家的女孩。

林挽岫一向護短,她連大郎都能拽回家說不讀就不讀,更別說讓小丫去受人欺負了,那她非得掀了女學不可。為了避免事情不可收拾,最好就是提前給小丫找到靠山,謝大人家就是她的選擇之一。

“選擇之二是什麼?”

顏如琚很好奇的問林挽岫,得到佳人一個白眼。

“當然是烈文哥啊!如果烈文哥中了舉,那我寧願讓小丫晚一點入學,等到春闈之後,烈文哥肯定要選官,到時候他去哪裏就把小丫送哪裏讀書,有烈文哥和王嬸在,難道還會虧待了小丫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