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文其實很不願意韓梅這個時候去上京,他怕自己護不住對方。可韓梅則說,她既然已經是王家的媳婦了,斷沒有自家男人受苦而自己躲在後麵看著的道理。王烈文說不過韓梅,又感動於韓梅的一片心意,隻能答應她即刻去上京幫忙照顧董妻。
從收到消息後出發到現在,韓梅早已平安抵達上京城郊的莊園。
這處莊園是掛在胡六小姐丈夫家族名下的,也是他們小夫妻途經上京時的歇腳處。澧縣很多人都知道韓家村的繡品材料都是胡家供給的,韓梅出嫁時借用胡六夫家的宅子暫住完全沒有任何值得質疑的地方。
再說了,韓梅的兄長也是進士,胡六夫家出借暫時不用的莊園給他妹妹,這麼賣好的機會,不把握才是笨蛋吧。
九月初八,刑部下了第一批的結果,董碧奇被判流放北荒,那裏跟蒙古韃靼接壤,隔數年就有戰事,而流放過去的罪臣十不存一。
好的是,這次的流放罪不及家人,董妻至少能等到平安生產之後再考慮其他。
“隻要人沒死就好,總有機會回來的。我同科的進士中也有去那邊任職的,到時候我會拜托他們照料一二。”
王烈文雖然是這樣寬慰董妻,但是他自己也明白,官場上的交情根本就是不著數的,你若是前途似錦,他不介意錦上添花,但若是你已跌落塵埃,不順勢踩兩腳就是厚道了。照顧這事兒,也就是聽來寬慰自己的。
董妻其他都不想,隻要董碧奇還活著她就滿足了。這流放的時間也有規定,十年一眨眼就過去,隻要打點得好,也不一定就真的要埋骨他鄉。
董妻原本是個弱女子,相夫教子是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可經曆此時之後,又有韓梅在旁邊安慰開導,她竟然比董碧奇還堅韌的接受了現實,並已經開始著手規劃一家人的將來。
“所以別小看了女子,她們才是這世間最有韌性的生靈。”王烈文如是感歎,對韓梅也多了幾分尊敬跟喜愛。
明知道他現在舉步維艱卻依然不離不棄,還肯千裏跋涉來陪他共度難關,這樣的女子才是他真心想要相伴一生一世的人。
韓東也來信問王烈文願不願意去他現在任職的地方從頭開始,他的上司年紀已到了致仕的時候,可那個地方不算油水肥沃的地方,願意去的人不多,是以王烈文願意的話,隻需要塞不多的銀子就能補缺。
王烈文當然想去跟韓東共事,但理智告訴他這樣不行。他跟韓梅成親之後,和韓東就是姻親,共事一處乃是大忌,為了兩人將來的發展,最好不要有任何聯係才好。
如此一來,最合適的地方倒還真隻有顏如琚去的鄧州,再退一步的話,北荒那地方也是沒人爭搶的。
若是他獨身一人,去北荒也沒啥,但有了韓梅之後,王烈文不願意讓妻子陪著自己吃苦,所以北荒那地方就不予考慮了。
算了算時間,若是顏如琚順利到任的話,也在十一月左右,而董妻生產是在十月中旬,等她出了月子之後,先要送她回去家鄉,等孩子滿了周歲,才打算前往北荒找董碧奇。
說到這裏,其實在董碧奇下獄的時候,董妻娘家人就找到她,意思是讓她跟董碧奇和離,至於腹中的孩子,以後送人了事。
董妻聽到這裏,幾乎是氣笑了,跟她娘家嬸子差點打起來,最後還是董妻的哥哥趕來平息了爭執。可這之後,董妻娘家就放話出來說不再管她。
“董夫人,這次你回去董大人的家鄉,可有人照顧你?”
“有的,碧奇老家還有老人,雖然沒有太富裕的親戚,可家裏還有田產和祖屋,我帶著孩子回去住個一年半載的,不會有問題。再說我平日裏又不用出去交際應酬,隻需關著大門過自己的小日子,再有什麼流言閑話也傷不著我。等孩子大一點我就帶他去找他爹,再苦再累的日子,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什麼都能忍過去。”
韓梅有感於董妻的堅強,拉著她許下承諾,不管他們夫妻如何,日後隻要有找到她幫忙的,她一定會盡全力而為。
“妹子,你的好意我記下了。從碧奇入獄之後,憐惜我們母子的也就你家王大人和碧奇的兩位同窗好友。多的話我也不會說,今生無法報答你們的恩情,來生我夫妻也定銜環相報。”
趁著她還未生產的這段時間,董妻又將自己知道的關於上京這些官員家眷的往來關係給她好好說了一遍。雖然都是些品階不高的,但是對王烈文來說,正好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