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封信,我就斷定這就是我要找的那封。這封信印章又大又黑,印著部長姓名的首字母,和你之前所描述的小紅印章的那封信完全不一樣。信是寫給部長的,字跡纖細,而我們要找的那封信姓名、地址開頭是某一位王室人物,字體粗獷鮮明。一眼看過去,這封信和要找的信隻有大小相同而已。可疑的是,這封信太肮髒了,和部長有條不紊的習慣自相矛盾,而且它被擺放的位置是那樣使人確信,這封信對部長來說是沒有用的,但這一切足夠給我懷疑的理由了。
“我一方麵跟部長高談闊論詩歌,我深知這個題目萬無一失,一定會使他感到興致勃勃;另一方麵,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那封信上。在仔細觀察信紙的邊角的時候,我看出邊角的傷損似乎超過了它應有的程度。信紙破損的樣子,仿佛是把一張硬紙先折疊一次,用文件夾壓平,然後又按原來折疊的印子,朝相反的方向重新折疊了一次。發現了這個情況就足夠了。我看得很清楚,這封信翻了個麵,好像一隻把裏麵翻到外麵的手套,重新寫上姓名、地址,重新加封。在向部長告辭時,我故意把一隻金鼻煙壺放在桌子上了。
“第二天早晨,我借口拿回鼻煙壺又去訪問,我們又興衝衝地接著前一天的話談下去。談著談著,緊挨著旅館的窗戶下麵很響地爆炸了一聲,仿佛是手槍的聲音,接著是一連串可怕的尖叫的聲音和嚇壞了的人群喧叫的聲音。部長衝到一扇窗口,推開窗戶向外麵張望。這時候,我走到卡片架旁邊,用一封複製好的信換掉了那封信。
“當然,那些在街上鬧事的人是我花錢雇來的。你也知道,部長是一個窮凶極惡的人,如果被他發現是我調換了那封信,我大概不能活著離開那位部長的家了。”
偵破能力高級測試
1.為什麼局長用巴黎警察最精密的方式搜查卻沒有任何結果?
2.為什麼杜賓隻是聽過局長的描述就能大致猜到信在什麼地方?
3.杜賓憑什麼一眼就看出一封和警方描述完全不同的信便是自己要找的那封?
延伸閱讀
埃德加·愛倫·坡
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在世時長期擔任報刊編輯工作。其作品風格在任何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語言和形式精致、優美,內容多樣。他是偵探小說鼻祖、科幻小說先驅之一、恐怖小說大師、短篇哥特小說巔峰、象征主義先驅之一,唯美主義者。受到過愛倫·坡影響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爾、波德萊爾、斯特芳·馬拉美、儒勒·凡爾納、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區柯克、蒂姆·伯頓、江戶川亂步等。愛倫·坡最著名的文藝理論是“效果論”。他力圖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確立某種效果,再為追求這種效果而思考創作。他在《怪異故事集》的序中稱“自己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深思熟慮後的苦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