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郭美美:清白何處尋(1 / 2)

郭美美:清白何處尋

封麵

作者:陳鳴,汪再興,靳延明

過去兩年裏,在無數個場合—出租車上、飯館兒裏、電視機中、研討會上,“郭美美”這個略顯俗氣的名字總是反複響起,慢慢地,這三個字本身開始成為一個符號,一種情緒,到最後像一把衝擊鑽,猛力開鑿進每個人的大腦,並與司職負麵評價的神經掛鉤。

兩年的時間究竟有多長?

它夠一個藝人推出一支單曲,寫寫刪刪後留下153條微博,粉絲數從50萬漲到100萬。

考慮到這100萬關注者很多其實是專程前來的謾罵者,互相關注的好友居然隻有20位,這個名叫郭美美的藝人實在稱不上是成功。

不過兩年的時間也足夠長了,長到可以讓人忘掉很多事情。曾經沸沸揚揚的“郭美美事件”最終隻在所有人的腦子裏留下一小串模糊的輪廓,就像桌子上蒸幹的水漬。

郭美美曾用來售賣上萬元奢侈品的店鋪地址,如今是一家生意極其冷淡的驢肉火燒店。臨近中午,男店主麵容憔悴地半蹲在店麵的三層台階上,店內,男人的妻子一邊操持著空無一人的店麵,一邊抱怨這並不興旺的生意。在他們盤下這家店麵之前,一家美甲店剛剛倒閉。

大多數人隻記住了兩年前那個故事的梗概,而無暇去顧及細節—那個叫郭美美的炫富女孩“好像”是擔任了“商紅會”(很多人連這個機構的名字都已經忘掉了)的“總經理”,她“好像”開著瑪莎拉蒂,她“好像”有9個愛馬仕牌的包,“好像”其中7個是假的,她“好像”有一個幹爹,她“好像”貪汙了……

在郭美美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的關係上,媒體和網絡的輿論已經追擊了兩年多,最終公眾並沒有得到期待的結果。沒有任何在理性社會能夠立住腳的證據證明她的罪責。

可是公眾期待的結果是什麼呢?這已經日益成為一個更大的問號。2011年,監察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北京劉安元律師事務所、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數個部門費時近半年,發布了他們的調查結果:郭美美與紅會並無關係。

然而很多人對這個調查結果顯然並不滿意,事實上,更多的人對這次費時費力的調查全無印象。

在2011年的風波之後,郭美美的一切已經毫無秘密可言:“幹爹”王軍送她的白色瑪莎拉蒂跑車、生日時別人送的一塊價值18萬元的手表、常人不易看到的郭家炒股憑據,以及她那部豪車的駕照資料。一些屬於她私人領域的往事也開始被人任意在網上翻閱和傳播—包括她那曾經並不如意的童年,和她的家庭充滿神秘而蹊蹺的暴富之路。

與這些秘密同時暴露的還有她的住處。想在網上找到她準確的住址並不困難。至少在2011年6月,位於北京東四環的東恒時代小區是她被媒體披露的住址。

在風波發生後的一天深夜,從現代城搬家過來的她曾在這個小區和一群媒體記者有過一場激烈的跟蹤與反跟蹤的戰爭,在這場“貓和老鼠”的戰爭結束後,一家追蹤郭美美的娛樂周刊對她做出評價:“她在反跟蹤方麵甚至比一線明星更具經驗,在甩掉媒體跟蹤後迅速拉上了家裏的窗簾。”

封閉自己一個月後,她也試圖敞開心扉,主動聯係媒體並在這棟小區的家裏接受過采訪。

但是在當時,甚至現在,任何與“郭美美”3個字牽連在一起的機構和個人都會迅速地名聲敗壞。一家時尚雜誌刊登的關於郭美美的封麵報道,因為未進行任何批評而被網絡輿論圍攻。早在2011年8月初,郎鹹平在電視節目中專訪郭家母女後不久,微博上就四處流傳著一個消息,稱郎鹹平奉上峰意旨,出麵平息事端,也有人稱郎鹹平收了郭家200萬元封口費,並與之發生性關係。如此詭異而經不起細致推敲的說法在當時竟然獲得了相當多人認可。

有人會為這種荒誕的攻擊提出辯護:“當真相無力揭開時,解構成了唯一的方法。”但事實上,連花時間為這種攻擊辯護一嘴都隻是少數人,大部分人會選擇迅速轉發。

兩年後,郭美美曾居住的小區裏一套三居室住宅的月租已經升到了9000元左右,她樓下的一家房屋中介掛出的售賣價格是,490萬元。郭美美已經搬離了這棟小區。現實的生活打敗了虛擬世界中人們熱議的話題。

三樓的住戶已經忘記了這位曾經如此知名的鄰居。“郭美美?不知道。”樓下小賣鋪的一位阿姨說,隨後,她反問記者,“我們怎麼可能知道這裏住的每一家人。”

另一個跟郭美美有關的地址是古曼堂,這個名字來源於她曾在微博中多次炫耀的淘寶店實體店。這個愛打德州撲克的女孩酷愛迷信,她相信古曼童—這種泰國當地的迷信聖物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財富和運氣,於是,她很快雷厲風行地開起了一家古曼童店,當年她在店內供奉著各式各樣的古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