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郭美美:清白何處尋(2 / 2)

如前所述,這裏如今改賣驢肉火燒。

雅安地震來襲,紅十字會被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後,郭美美也伴隨著一場爭議消失了,記者們互相串聯試圖尋找她,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已經身處澳門。她此前公布的3個電話,其中兩個電話號碼成為空號,一個電話號碼從未有人接聽。

十分詭異,兩年過去了,人群依然心結未解。即使奢侈品都變成驢肉火燒,郭美美依然是人們的饕餮之物。她曾在一次采訪中露出了一個成熟女性的勇氣:“這張臉和這個名字跟我一輩子,所以我一定要解釋清楚。”但自證清白如此之難,郭美美被牽扯進中國慈善多年的欠賬裏,這是她不可承受之重。到後來,很難說是郭美美牽連了紅十字會,還是紅十字會牽連了一個私生活並不矜持、但並未被查實侵害公眾利益的女孩。

在互聯網上,人們完全出於調侃把郭美美命名為“反腐鬥士”—這是相對而言勉強尊重了事實的一種說法,但這麼說的人也在少數。在2011年的那次聯合調查之後,商紅會由於嚴重的管理混亂問題而被撤銷—理論上,一個項目完全死掉,自然也就杜絕了貪腐和違規的發生,這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但是我們依然不得不承認,在“郭美美事件”中,最嚴肅的話題已經被消解了。

當你翻開報章、雜誌,打開電視機,卻會很意外地發現慈善事業本身很少得以討論。

官辦慈善怎麼改革?現代慈善的藍圖是什麼?合理的機構治理是什麼?商業和慈善的邊界在哪裏?……打住,這些問題還是丟給專家吧,這既費腦子,也沒法釋放積壓已久的怒氣。

隨口聊聊郭美美更合適一點兒。

這是一個足以引起很多人討厭、同時又足夠弱小的女人。她賣萌的時候會刻意露出胸線,說話語氣堅決,有著湖南女人通常有的倔強脾氣,可是在海量的網民麵前,她並沒有表現出很多人想象中的驕縱之氣。

她隻是一個炫富虛榮的20歲出頭的小女生,和她引出的紅會的一些事件相比,她也許單純得像張白紙。這是曾去過她家采訪的記者王星所描述的他眼中的郭美美。另一位女記者覺得:她是一個頭腦簡單、愛攀比炫耀、虛榮的小女孩、非常愛漂亮,愛打扮。“她很配合地接受采訪。當談到網友對她的非議時,甚至還非常難過地流下眼淚。”

紅會事件之後南下走穴撈金的郭美美。2011年9月29日,北京,郭美美母女接受報紙專訪。

她承認自己打了瘦臉針,開了眼角,她的臉依然圓圓胖胖,時隔兩年,點開微博,依然可以看到各式點評:“大餅臉”,“醜”,“整之前醜,整後更醜”,微博上眾多ID在說話。

她愛慕虛榮。兩年前,南方都市報的記者走進她的家門,數了數,一共49雙女鞋,有路易威登,有香奈兒,雙雙考究。兩年後,她又在微博上曬500萬賭場籌碼,跟超跑俱樂部的富家子弟們比富。

在2011年9月份,一次搜狐網的視頻直播采訪中,她反省過自己的虛榮,神情懇切,語氣像是要跟那些名牌提包就此訣別。這一次的訪談中,她被主持人逼入牆角,提問毫不客氣,反反複複,簡單粗暴,以至於訪談下麵的留言許多人對郭美美表達了同情。但是在虛榮這一點上,郭美美既無力,也並不打算洗去這一底色,“我承認自己的虛榮,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你不希望自己漂漂亮亮嗎?”

兩年之間,這個女孩子並沒有什麼樣的改變。她的生活方式空洞且無聊,在瑪莎拉蒂和愛馬仕之間,資源稀缺性和個體欲求得到充分展示,而這正是無情的消費世界的基本法則。

她誤打誤撞地進入大眾視野,開始被人群無情地消費。這既殘酷又符合消費鏈條的邏輯。

她曾在紅十字會風波後很快推出了一支名為《叮當Girl》的單曲,這首MV的外部評價是“唱功一般,很鄉土”。她顯然誤解了人群的需求,人們在她身上並不想消費音樂,而是想借她來消費正義。

“誰有她的17.2G?”“求種!”在郭美美最近在微博上發布的一張嘟嘴、眨眼、微微顯露女性胸線的照片下,眾多ID在打探網上傳言的她與紅會官員的不雅視頻。到4月30日晚上,這個帖子的評論數已近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