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史上最牛B的戰爭(1 / 2)

劉蒙也納悶起來,道:“以十萬之眾,久圍而不攻,城中必缺糧,到時免不了一戰,而一戰定雌雄,爾等定能以勢大而勝之,則巴陵郡可下,則長沙郡可不戰而下,何須勞師遠征,舍近求遠,豈不多此一舉?”

劉蒙的話自然在理,眾將亦深有同感。我也不知道司馬倫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我也是疑惑不解的。

孫弼道:“列位將軍之思,甚為在理,然,經二月初五日江上一役,二月十七日巴陵城下一役,趙王深為忌憚。貴部之籌劃謀略,甚是周詳,而戰法又頗多怪異之舉,讓人無從下手,亦無法以常理度之。今以十萬之眾,圍而不攻,另遣援軍數萬,破長沙郡之一萬守軍,則不在話下。屆時南北成呼應之勢,巴陵郡已為孤城,無礙也。”

司馬乂大驚,臉上陰晴不定起來,非常難看。我也暗暗佩服這個看似笨拙,實則高明之極的辦法,確實能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奇效。

既然孫弼老老實實招供了,沒必要虧待他,打發去吃飯了。

如此一來,形勢對我方非常不利,原本還能跟司馬倫耗上一陣,現在是人家耗得起,自己耗不起,越拖延越不利。

司馬乂在大廳中走來走去,良久不得要領,最後還是將目光轉向我:“長沙形勢危矣,大哥意下如何?”

說實在的,後世的我,就一介普通的小老百姓,根本沒可能去研究什麼兵書戰陣,哪裏見過這種情形?大沙山剿匪,是事先經過了嚴密的謀劃;江上一役,勝在以有備攻無備,以多欺少;敵後劫糧,那完全不關我的事;巴陵城下的地道戰,也不是我的發明。優秀的軍事家,都能臨機決斷,不可能以一成不變的軍事思想去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說來說去,我是根本沒招,無計可施,隻得踢皮球,說:“劉佑先生意欲何為?”

自出兵以來,劉佑既沒領軍廝殺,也沒出過什麼餿主意,所以不便推諉,分析道:“如我軍堅守巴陵城內,則長沙郡不保,如馳援長沙,則勢必有一場惡戰。縱使我軍能順利突圍,進入長沙城內,到時依然是大軍圍城,一如今日騎牆之勢。然,兩害相權取其輕,故如今之計,唯有突圍一途,或有轉機。”

我心裏打著小九九,現在的態勢非常明了,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硬碰硬是絕對不行的。既然不能正麵交鋒,唯一的辦法就隻能打遊擊了,尋求一種不對稱的戰爭。

眾人都看著我,我卻在想我的事情。司馬乂見我沒動靜,隻得出言提醒道:“大哥意下如何?”

主意既定,於是笑笑,說:“劉佑先生的分析非常正確,我基本上是同意的,即就是突圍,至於突圍之後,我的想法和劉先生的則不同了。”

眾人來了興致,以為我又有什麼異想天開的計謀,於是紛紛道:“先生快說,我等願聞其祥。”

我不由汗顏,支支吾吾的說:“進了長沙又讓人圍了,到時候打也打不贏,守也守不住,與其被人困死,還不如把長沙郡丟了不要,我們大家夥到鄉下打遊擊去。”

“打遊擊?”眾人麵麵相覷,“打遊擊是怎麼個打法?”

“打遊擊就是化整為零,藏兵於民,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我解釋說。

司馬乂連連搖頭:“不可不可,長沙郡,乂之根本也,根本不存,我等何以附之?平素我都可依從大哥,唯有這次,乂絕不敢苟同。”

司馬乂的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換了我,我也會割舍不下。但是割舍不下又能怎樣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在最重要的是保存自己的實力,不必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我勸道。

“大哥你領著我給你的人馬去打遊擊,乂則誓死與長沙郡共存亡,到時依地利之便,鹿死誰手,猶在兩可之間。”司馬乂固執起來真不是一般。

劉蒙也勸道:“王爺切不可以身犯險,不如就依吳先生之言,藏兵於民,進退兩便,相時而動,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司馬乂對我道:“若長沙郡易手,大哥的上江邑豈能獨存,大哥不心痛?”

我笑笑說:“我走時,早就吩咐過徐九津等人了,如形勢危急,所有人員則迅速往南撤,不可貪戰,不可貪財,承蒙王爺看得起大哥我,上江邑確實是我的根本,但人更是根本。有人才有城池,才有天下。”我繼續開導。

司馬乂斬釘截鐵地說:“我意已決,明日淩晨突圍,煩大哥帥本部人馬堅守巴陵郡半日,待乂突圍之後,大哥再行定奪。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