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社長(1 / 2)

陶朱、徐九津二人依然滿臉笑意,孔仕榮則不住的搖頭,沈倩兒更是哭笑不得,墨楚作為當事人,想說話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好,隻有畢源沉得住氣,臉上波瀾不驚。

饒是如此,我依然不放心,又將鈔票反過來,重新數了一遍,並且每張都對著亮處照一照。我靠,怎麼都沒水印,都是假鈔啊?不過假鈔我也收了,原封不動地遞給陶朱,我的財務司長。

陶朱老實不客氣,笑意盈盈,照單全收。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陶也不是什麼好鳥,錙銖必較,走路都要刮三寸地皮,為上江邑財政立下了汗馬功勞。

段斐見我表演得差不多了,輕聲提醒我道:“還有正經事呢,先生別忘了。”

什麼正經事?未必討債就不是正經事了?這古代人什麼腦袋?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我點點頭,說:“墨楚你別瞎轉悠了,把我轉得頭昏腦脹的,趕緊找個位子坐下來,我還有正經事對你說呢。”

四月的天氣並不很熱,墨楚卻滿頭大汗。真君子不談錢,士大夫恥言利,墨楚想不到一進吳府就被人追債,外麵傳得神乎其神的吳越好象也不過如此,這人充滿了市儈之氣,老和他那一千文錢過不去,要不是沈小姐的仗義相助,他還被弄的很難堪。墨楚朝沈倩兒微微頷首,以示謝意,才惶惶然坐在孔仕榮下首。

“鑒於你的家境,我本打算免掉你的一千文債務,但貧窮不應該成為不守信用的理由。”我得理不饒人,繼續說道:“既然倩兒替你償還了債務,這事就告一段落,和你說點別的,教授你就別當了。”

剛剛坐下的墨楚,又惶惶然站起來,滿臉通紅地問道:“敢問先生,學生可有不當之處?還請先生明示,學生定當改正。”

暈死,徐九津孔仕榮眼中的有為青年,就這麼一容易激動的德性?我笑起來,“誰說你有‘不當之處’?你把錢還給我了,還有什麼不當的?——不教學生了,有別的事安排你做呢,就怕你做不來。”

請將不如激將,墨楚果然入了套,不服輸地說:“先生隻管吩咐,學生一定辦好,除了行軍打仗,其餘若學生辦不好,先生不管如何責罰在下,絕無怨言。”

我嗬嗬笑道:“那好那好,我要的就是你這種勇於挑戰的人,前怕狼後怕虎的,畏畏縮縮的我還不要呢,這事就這麼說定了,非你莫屬了。”

墨楚怯怯地來了這麼一句:“可是……先生,屬下還不知道要做什麼呢?”

“成立報社,你來當報社的第一任社長,一心一意為上江邑印報紙。”錢還了,官職也來的快。

“報社?報紙?社長?”墨楚大惑不解:“屬下愚鈍,先生能否指點一二?”

不懂是正常的,要是兩千年之前的魏晉時期有人知道報紙這回事,那就怪了。不知道不等於不能做,現在最難的技術環節被畢源解決了,剩下的僅僅是一個慢慢熟悉的過程而已。在吳府的書房,我從報紙的樣式,報紙的內容入手,講到了報紙的時效性、客觀性、公正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廣告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回到大晉朝,好像什麼事情都沒幹,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磨嘴皮子,好為人師。好在墨楚等人聽的極為認真,不懂就問,我也誨人不倦,有問必答。整個一天都在說這事情,連吃飯都是邊說邊吃,食不知味。

最後,我對墨楚說:“一個月,給你一個月,把這事兒搞定,搞不定就撤職。”

墨楚連聲應允,越情緒化的人其實越有能力,看來他是成竹在胸了。

要商量的事情千頭萬緒,報紙的起步僅僅是其中之一,比如首當其衝的是弓矢的督造,糧草的運輸與存放,韓當所率領的一萬新兵的訓練,每宗每件,都緩不得,急又急不來。該是下放權力的時候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發揮下屬的創造力,讓他們去操心,讓他們去思考,讓他們去實施,把我自己解放出來,輕鬆一點,灑脫一點,也不枉我穿越一遭。

正當大家起身告辭的時候,我又把他們叫回來,說:“孔校長推薦了墨楚,老徐你也幫忙推薦一個,做事放得心的。”

徐九津笑道:“不知先生意欲何為,屬下也好對症下藥,因人而薦啊。”

“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代替你的位置——你經營上江邑這麼久了,應該有看得起的,放得心的,做得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