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足球寶貝惹的禍(1 / 2)

跑出一箭之地,我對段斐說:“你還真背著我找茅坑啊,快放我下來。”段斐依言停下,然後背對著我,望向驛道,那一邊徐方圓正在接旨呢。

我蹲在地上,猛的一拍段斐的小腿:“讓開點嘛,讓我也看看,人家到底是怎麼表演的。

段斐不開竅,頭也不回地道:“先生隻管方便,屬下替先生遮著,以免外人看見不雅。”

我哭笑不得:“有什麼雅不雅的,老子褲子都沒脫,還怕人家看見嗎?”

段斐轉過身來,滿臉不解道:“先生不是內急嗎?怎麼占······找到了茅坑不拉屎?”段斐發現說漏了嘴,趕緊換了個詞兒。

那邊,徐方圓及眾人都老老實實跪在地上接旨呢。盡管離得遠,好在太監的聲音又尖又細,我與段斐也聽的清清楚楚。

“皇上懿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彼吳越者,體聖躬於江湖,施德政於鄉野,為上分憂,為下解難,以鄙陋之身,為賢達之事,以良善之意,達聖眷之隆,誠百官之典範,萬民之德澤也。賜吳越食兩千石,邑兩千戶,領上江邑之地,曰上江侯,欽此。”

胖太監讀完了聖旨,徐方圓馬上領著其他的人喊口號:“謝主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他們完了,我的屎也完了,屁股也沒擦,慢吞吞地邁著方步挪過去。老子現在是上江侯了,諸侯得有諸侯的樣子,辦事不能心急火燎的,這樣才對得起皇上,不給皇上丟臉。

我踱到王戎麵前,握著他的手,熱情地說:“旅途勞累,辛苦了。”

王戎麵如牽牛花,也熱情洋溢地說:“恭喜侯爺,賀喜侯爺,有勞侯爺親迎,實不敢當——來,老朽給你引見一下,這位乃皇上身邊的紅人,常侍吳瑕卞吳大人,和侯爺同宗,以後要多親熱親熱。”

這王戎沒安好心,擺明了人家是個太監,還慫恿我和他去親熱親熱,簡直惡心透頂。

“無下邊(吳瑕卞)?哈哈,吳大人您這名字當真取的好,瑕者,隙也,卞者,度也。在下本姓吳,非司馬家的人,按道理是當不成侯爺的,是大人乘法度之隙,刻意玉成此事,在下當上這個侯爺,您有一大半的功勞啊。久仰久仰,吳某有禮了。”我滿嘴跑火車,把個老太監的名字,和我當上侯爺,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硬是扯到了一起。

無下邊聽了顯然高興,順坡下驢,露齒一笑:“此乃侯爺福澤,灑家隻是動動嘴皮子而已。再說,名字乃父母所取,侯爺謬讚了。灑家也恭喜侯爺。”

我心裏偷笑,這吳下邊的父母,不是預言家就是先知,知道兒子以後要飛黃騰達,朝夕與君王相伴。

三人各懷鬼胎,互相猛拍馬屁,拍得甚至到了閉月羞花的地步,才一同上馬進城不提。

大晉元康二年九月初五,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天,聖上南巡,來到了上江邑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在這天,從長沙郡到上江邑的驛道上,人流如織,川流不息,方圓幾十裏範圍內的老百姓都趕過來看熱鬧,一睹皇帝風采。

如今徐方圓這個上江邑行政司司長並不好當,隻要有下跪的活兒,他都得衝鋒在前。這不,現在就被我派到城北十裏處跪迎聖駕了。

我對吳瑕卞說:“我這人啥都好,就是不能緊張,一緊張就內急,迎接皇上的活兒還是讓手下去穩當,免得到時候一不小心臭暈了皇上。”

吳瑕卞對我的心情表示非常的理解,並安慰我道:“聖上聖顏仁厚,侯爺大可不必舉止驚慌,言行失當。”

我與王戎吳瑕卞三人站在上江邑北門的城樓上,遠遠望去,大隊人馬正沿著江邊的驛道徐徐而來,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皇上盡管不咋地,司馬家的皇權也是搖搖欲墜,但皇家的威儀仍在。一路行來,沿途的百姓都跪伏在地。

再近一點,就是上江邑總數達兩萬人的三軍儀仗隊,一邊是步兵,一邊是騎兵,排著整齊的序列,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韓當周長壽二人騎著高大的戰馬在序列前往來穿梭,縱橫馳騁。而中間的空地上,矗立著一個類似於瞭望塔的高台,離地數丈,大嗓門張樂手拿各色令旗肅立於上。

皇上的龍輦漸行漸近,我與王吳二人走下城樓。

哈哈,老子要接見皇上了。

我們三人自北門出城,北門城門衛領隊一聲令下:“敬禮!”城門衛整齊劃一的標準動作,獲得了吳瑕卞的高度稱讚。吳瑕卞來到上江邑的這兩三天,沒有一個人對其跪拜,然而所到之處,都受到了衛兵的“敬禮”禮遇。吳瑕卞開始感到驚奇,到後來慢慢地習慣了,並非常享受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