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災難不斷踏冰路(3 / 3)

主要是摧毀礦山及其設施,淤埋礦山坑道、傷害礦山人員、造成停工停產,甚至使礦山報廢。

減輕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橋梁、涵洞,從泥石流溝的上方跨越通過,讓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這是鐵道和公路交通部門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

(2)穿過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從泥石流的下方通過,而讓泥石流從其上方排泄。這也是鐵路和公路通過泥石流地區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

(3)防護工程。指對泥石流地區的橋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區變遷型河流的沿河線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護建築物,用以抵禦或消除泥石流對主體建築物刷、衝擊、側蝕和淤埋等的危害。防護工程主要有:護坡、擋牆、順壩和丁壩等。

(4)排導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勢,增大橋梁等建築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設計意圖順利排泄。排導工程,包括導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

(5)攔擋工程。用以控製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和暴雨、洪水徑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減少泥石流對下遊建築工程的衝刷、撞擊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攔擋措施有:欄渣壩、儲淤場、支擋工程、截洪工程等。

對於防治泥石流,常采用多種措施相結合,比用單一措施更為有效。

泥石流的預測預報工作很重要,這是防災和減災的重要步驟和措施。目前我國對泥石流的預測預報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溝進行定點觀測研究,力求解決泥石流的形成與運動參數問題。如對雲南省東川市小江流域蔣家溝、大橋溝等泥石流的觀測試驗研究;對四川省漢源縣沙河泥石流的觀測研究等。

(2)調查潛在泥石流溝的有關參數和特征。

(3)加強水文、氣象的預報工作,特別是對小範圍的局部暴雨的預報。因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發因素。比如、當月降雨量超過350毫米時,日降雨量超過150毫米時,就應發出泥石流警報。

(4)建立泥石流技術檔案,特別是大型泥石流溝的流域要素、形成條件、災害情況及整治措施等資料應逐個詳細記錄。並解決信息接收和傳遞等問題。

(5)劃分泥石流的危險區、潛在危險區或進行泥石流災害敏感度分區。

(6)開展泥石流防災警報器的研究及室內泥石流模型試驗研究。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穀兩側山坡或高地跑。

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麵。

不要停留在低窪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泥石流發生前的跡象: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枝;深穀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溝穀深處突然變得昏暗,並有輕微震動感等。

去山地戶外遊玩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當遇到長時間降雨或暴雨時,應警惕泥石流的發生。

我是學過一些泥石流逃生的方法的,也知道它的厲害,所以我帶著小侯順著冰路開始了滑行般的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