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後可否“了無痕”
專家門診
作者:郭銳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因為意外造成皮膚創傷而留下明顯瘢痕,如發生在暴露部位(特別是顏麵部),容易對外觀、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產生重大影響。
瘢痕分為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瘢痕,正常瘢痕是指質地上與周圍皮膚相近的不明顯疤痕;病理性瘢痕又稱異常瘢痕,是相對於正常瘢痕而言的,通常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本文所介紹的瘢痕主要指病理性瘢痕。
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和燒傷外科的常見疾病,也是難治性疾病。瘢痕是在傷口愈合過程中膠原的合成代謝與降解代謝之間較量的結果,傷口的愈合依賴於瘢痕組織膠原的產生和沉積。如果膠原的合成代謝與降解代謝之間失去平衡,膠原的合成明顯超過降解,膠原纖維大量增生,局部的結締組織堆積,就會出現隆起於皮膚、形狀各異、質地硬韌的紅褐色腫物——病理性瘢痕。
病理性瘢痕的發生與皮膚張力、部位、年齡、皮膚色素、感染、異物和遺傳機製等有著密切關係,較易發生在創口或切口張力較高的部位,其發病與切口張力大小和張力方向有關,除眼瞼、陰莖和陰囊較少發生外,身體其餘部位差異不明顯。
這類瘢痕還易發生在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和膚色深的人種,如黑人就較易出現比較重的增生性瘢痕。感染和異物刺激因素導致的炎症反應、過敏、缺氧、內分泌紊亂及生物化學因素對損傷部位的持續作用是導致增生性瘢痕的誘因。我們常常聽身邊人說,為什麼同樣的傷,人家就是個小傷疤,時間久了都看不到了,而我卻是這麼大的疤痕,醜死了。如果排除傷情的因素,這就是瘢痕在每個個體上表現不同,其形成與遺傳及家族史有著密切關係。
不同性質和類型的瘢痕治療方法不同,正確分類瘢痕並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有助於提高療效。下麵就對瘢痕治療方法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
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在於縮小瘢痕範圍。外科手術切口方向走行與體表張力線方向一致有助於減輕瘢痕增生。對於較重的增生性瘢痕,尤其當伴有功能障礙或形態改變時,手術治療是首選方法。通常認為瘢痕的成熟期可達1年,因此對沒有嚴重功能障礙的增生性瘢痕不應該過早行手術治療。
而對於瘢痕疙瘩,由於其單純手術切除的複發率可達45%~100%,因此多推薦手術切除與其他療法聯合的方法,包括術後局部激素治療、同位素治療等。
目前常用的瘢痕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瘢痕切除後皮瓣修複、自體斷層或全層皮片移植等。手術切除的缺點在於術後會形成線狀切口瘢痕,淺表性瘢痕一般不選擇手術治療。
激光磨削療法
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有脈衝染料激光、點陣激光、光動力療法等,由於激光能量高,定向好,易於控製深度,可取得精細的磨削效果。
脈衝染料激光可使瘢痕縮小,變軟。
點陣激光是一種侵襲性低的激光磨削技術。其利用局灶性光熱作用原理來修複淺表性瘢痕,即在一定能量密度下,激光光束能經過表皮穿透到真皮,激光經過的組織部位會因為吸收激光能量而產生熱量,從而形成熱變性區或形成真正的孔徑,這種損傷均會啟動皮膚的修複程序;如果這些光束排列成點陣狀,則刺激較均勻,最終導致表皮和真皮在內的全層皮膚發生重塑和重建,非常適合凹凸不平或色素不均的淺表性瘢痕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