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參家族的養生功用(1 / 2)

人參家族的養生功用

用藥之道

作者:朱國福 趙誌禮

說起“參”,大多數人都知道它是滋補身體的好藥材。參有很多品種,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就用人參、西洋參、太子參、黨參、沙參、紅參、園參……雖然都叫“參”,但其實它們的功效卻不盡相同。甚至,並非所有的參都有補益的作用,而即使是有滋補作用的參,也會因為藥材不同或炮製方法而存在差異,所適用的人群也不相同。因此,弄清楚不同“參”的藥效和區別,有針對性地選用非常重要。

1.人參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肺、脾兩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我們所熟悉的人參,實際上有許多別稱,根據產地、生長方式、加工工藝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包括白參、別直參、吉林參、野山參、高麗參、東洋參、園參等。

正如許多影視劇裏所演繹的那樣,人參多適用於大病或久病體虛患者,能起大補元氣之效,也用於陽氣暴脫、心衰垂危者等危急情況時起挽救虛脫的作用。人參單獨使用就能奏效,如獨參湯就是以人參煎煮的一劑救急良方。同時,人參也可以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等脾胃功能失調的問題,以及用於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安、心失所養的亞健康狀態。

【選購技巧】挑選人參時勿選抽溝嚴重、堅而不實的產品。因為人參一旦出現這種現象會有兩種可能:一是參齡短;二是加工過程中管理不當,造成脫漿,出現抽溝、萎縮現象。這樣的產品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而且在潮濕的環境中易吸潮變軟、發黴變質。此外,勿選參根破肚開裂、參根形體碎小、無光澤的人參。對人參來說,價值主要取決於參根形狀的大小和色澤的好壞。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選擇參根較大、參形完整、有光澤的產品。

【藥膳食療】清蒸人參甲魚可補益氣血,滋陰強身。可輔助治療氣虛陽微之病症,如白血病、肝硬化、胃癌、肺癌、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月經過多或閉經等屬於氣血不足者。

做法:活甲魚、清湯各750克,人參6克,火腿肉、豬油各10克,冬筍、香菇各15克,雞翅250克,清湯750毫升,料酒、蔥、薑、鹽、味精適量。人參切片,用白酒浸泡,製成人參白酒液6毫升,除去參片;將甲魚宰殺,去殼和內髒,洗淨,把軟邊剔下,剁成6塊。沸水鍋中加少量蔥、薑及料酒,下甲魚塊氽燙,撈出用清水衝洗,瀝幹水分;火腿、冬筍切片,香菇斜片兩半,冬筍、香菇用開水汆一下,蔥切節,薑拍破;將火腿片、香菇片、冬筍片碼在蒸碗底,把甲魚肉放在中間,甲魚軟邊放在周圍,再放上剩餘的火腿、冬筍、香菇、雞翅、蔥、薑、蒜、料酒、鹽、清湯及人參白酒液,上籠蒸90分鍾,待肉熟爛取出,揀出蔥、薑、蒜,將甲魚翻扣大碗內。湯內加入味精、薑水、料酒、鹽,燒沸後打去浮沫,淋入少許明油,澆入甲魚碗內,並將人參片放入碗內即成。

2.黨參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黨參可謂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藥材之一。由於藥效較人參弱,但兼有補血的功效,十分適合作為平補製品,一般慢性虛弱病症患者都可選用。尤其適用於那些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麵色萎黃,以及病後產後體虛者(表現為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肺氣不足,咳嗽氣促,氣虛體弱),或平素極易感冒、發燒的人群日常服用。黨參還能延緩衰老、抗缺氧、抗輻射。

值得一提的是,黨參雖然也可補氣,但並不具有人參那種“益氣救脫之功”,因此急救虛脫之時還要用人參,不能以黨參代替。

【選購技巧】黨參以條大粗壯、橫紋多、皮鬆肉緊、味清甜、嚼之無渣者為佳。另外,優質黨參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痕,習稱“獅子盤頭”;根頭下有致密的環狀橫紋,向下漸稀疏。人工栽培的黨參環狀橫紋少或全無,質稍硬或略帶韌性,斷麵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

【藥膳食療】黨參杞子豬肝粥。可滋補肝腎,用於肝腎兩虧所引起的視物模糊、頭暈耳鳴、腰腿酸軟、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等。具體做法:取黨參20 克,杞子30 克,豬肝50 克,與米60克煮成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