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1 / 1)

沈陽的初春,乍暖還寒,又加蒙蒙細雨,冷風襲人,讓人感到刺骨的涼,但是卻沒有阻止住人們參加宋維敏葬禮的腳步。有同學、有知青、有鄰居、有親屬、有同誌……形成了綿延二百多人的送葬隊伍。

在太平間抬出宋維敏遺體的時候,“呼啦”圍上來許多人,人們爭相抬著靈柩,有伸不上手的,隻得把手搭在遮擋靈柩的白布上,盡著一份心思。

我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眼睛開始潮濕……怎麼也想不到,宋維敏,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僅僅二十五歲的經曆,尤其是在物資匱乏、人情淡漠,人與人之間沒有過重的禮往的七十年代末,竟有這麼多人的送別,真是個奇跡!被感染的我,竟也情不自禁搭著手,扶著宋維敏的靈柩。我的舉動,讓在場的許多工人看在了眼裏,記在了心上。

那天我參加宋維敏的葬禮,雖然耽誤了遼寧大學的古漢語課,可是卻讓自己上了一堂不可補的人生哲理的教育課,讓我知道了一個人身上的情和義,決定著身邊朋友的含金量。

另外,我參加小宋的葬禮,也進一步增進了我同工人們的思想感情,徹底打開了和工人互動的綠色通道,有了開展工人工作的直通車。這樣的效果,當月就得到了驗證。

周六下午,隊裏召開緊急的生產會議,計劃星期日加班,組織工人搶挖萬柳塘小區的基礎工程。因上個星期日組織不力,隻有三十個工人加班,耽誤了工期。現在必須有二百人的隊伍,才能完成任務。張書記和史經理的煙已經抽了幾根了,他們在等著段長們表態。

因為是星期日,加班對工人沒有強製性,真的讓工段長們犯了難。

幾個段的段長,有的掏著耳朵,有的看著報紙,有的摳著鞋幫,屋裏的人個個悶著頭兒不吱聲。在一旁做會議記錄的我,有個自信的想法,便主動請纓:以工會的名義組織一次全隊規模的義務勞動。

三段段長哈哈地笑了起來,說:“這不是鬧嘛,給工錢都不幹,再來個白幹,這法子不行,不行!”他的腦袋晃得像撥浪鼓似的。

二段段長也嘿嘿地笑著說:“白幹?除非找二百個傻子,小孩兒你都唬不來。”

一段段長掐滅了手裏的煙頭說:“小唐和工人關係不錯,也說不準,不妨試試。”這時史隊長接過話茬說道:“那就下個通知看看,不行的話,趕緊求援!”

各段很快接到了通知,周日由工會唐幹事組織工人義務勞動。

萬萬沒想到,這次的義務勞動,工人給我的麵子那可是太大了,不僅超過了二百人,而且平時和段裏有抵觸情緒的工人也參加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泡工不玩活的胖李子幹得最歡。照他的話說,給唐師傅幹活掉一百斤肉都幹!他把他那群調皮搗蛋的哥們也都圈來了,而且一個不落。

一段一個剛蓋完新房結了婚、正歇著婚假的工人安琪,竟然帶著媳婦參加了我組織的義務勞動。他一邊往新媳婦土籃裝著土,一邊對工友們說:“沒有唐師傅,我就蓋不了房,沒有房,就沒有我的新娘啊!”他的話不僅引起了工地的哄堂大笑,也著實引起了青年工人的共鳴。

大家幹得熱火朝天,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工會的十幾麵紅旗獵獵舞動,煞是壯觀!工程進度之快讓人意想不到,下午三點鍾全線完成了萬柳塘小區基礎的攻堅任務。

第二天隊裏和段裏的領導都來到了現場,隊長和工段長們自然是樂不可支,看著完成的筆直順暢的基礎工程誇著、讚著……

張書記卻表情莊重,若有所思地對我說:“這次的義務勞動,你一定要好好總結,寫一份材料給我!”我笑嗬嗬地答應了書記的要求。

就在這一年,我先後被評為總公司的新長征突擊手、沈陽市的學習雷鋒先進個人。

當我在全市團幹部參加的表彰會上,聽到*地播出唐明達名字,激動地接過鮮紅證書的那一刻,眼淚一串串地流出了我的眼窩。這眼淚不再是一年前在青年點時冰冷絕望的淚水,而是在新的人生道路上促我奮發向上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