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1 / 1)

在青年點八年的筆耕磨礪、四年遼寧大學文學知識的充氧,使我很快像一個身披鎧甲的戰士,踏入了新聞戰線,披堅執銳、戰果累累。

當時東陵記者站采訪播發的新聞稿件,還僅限於本區內對鄉鎮村屯的有線廣播。而初來乍到的我,卻向市台和省台發起了衝鋒,直接向上發稿。這讓固守田園的地方記者站的編輯、記者們,向我投出了異樣的目光。

他們的目標就是搞好區裏的有線廣播的本職工作,往上級新聞單位投送稿件,曆來沒有想法,更無做法。最主要的是誰也沒有這個信心。因為稿子投上去,采用的幾率極小。由此,我往上投稿的做法,一時成了記者站裏不知天高地厚的笑柄。

我根本就不聽這個邪,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不管風天雨天、白晝黑夜,更無星期天可言,一年的時間裏,我踏遍了東陵區十六個鄉鎮,一百多個村屯的山山水水。我的稿件像雪片似的投送到沈陽電台、沈陽電視台、遼寧電台、遼寧電視台。可喜的是,我的稿件真有了陸陸續續的播出。東陵記者站的編輯記者們在我的影響下,也開始試著往市台和省台投稿了。

我的信心和熱心、實力和努力,讓我大獲全勝。當年我一人獨自播發在市台、省台的新聞稿件,達一百一十六篇,而其他五位編輯和記者播發的新聞稿件僅有六篇。這樣的結果,讓全局的人目瞪口呆!

我采集的新聞,突破了在東陵區的有線廣播範圍,在市台、省台占據了一席之地。東陵區農村經濟改革的新聞,已不再是在區裏有線小喇叭的廣播,而是通過紅色的電波,傳遍了遼沈大地。

尤其是在一九八六年沈陽市好新聞評比中,我一個人獨攬了全市僅設的兩個二等獎。這讓在全市廣播戰線長期處在東老六的位置上的東陵區廣播局,當年一躍成為了東老大。東陵區廣播局、沈陽電台東陵記者站和我的知名度,得到了全麵的提升。

在全局年終總結大會上,郝局長興奮地說:“東陵區記者站今年播發的稿件,走出了東陵區的有線廣播,開始向市台、省台無線廣播進軍啦!過去的東老末,今天變成了東老大!唐明達是我們全局的頭等功臣!”

會場響起了一片掌聲,人人向我投送著欽佩的目光。那一刻,徹底結束了自己在最初采訪工作時遭受的冷嘲熱諷,贏得了所有人對我工作能力和成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