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1 / 1)

其實這樣的故事在我身上很多,許多事我都忘在了腦後,但是許多業戶卻至今感念不忘。

今年五一節,我到嶽母家串門打了半宿麻將。第二天我和夫人加上大舅哥、二舅哥、三舅哥以及幾個嫂嫂逛南湖公園早市。見一處排著長隊買吊爐餅的,大家一起走了過去。聽說這家吊爐餅非常好吃,因為排隊買的人太多,每人隻能買兩個,於是我們不由分說一行八人全都加入了站排的隊列。

我剛剛站腳,隻見係著圍裙的老板用簸箕端著剛出爐的二十多個吊爐餅,大步流星地走到我的身邊說:“唐哥拿兜子接著!”我愛人畢大芳手疾眼快,撐著兜子就裝上了。

我還沒緩過神來,也想不起來這人是誰。他看我愛人付錢,連連擺手不要,客氣地說:“唐哥吃一百個吊爐餅我都不能要錢!”

我更蒙了頭啦。我把錢接過來硬塞給老板。老板笑了說:“唐哥貴人多忘事,忘了兄弟吧?一九九二年在渾河堡開糧油店那個河南小夥兒……”說著,他急匆匆地回到油鍋旁。看著他的臉龐,再看他身邊媳婦太陽穴上的黑痣,讓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和他們的一段故事。

一九九二年我在渾河堡當專管員,在一次巡查時,發現一家無照經營的糧油店兒。我正按照慣例開著罰單,一個小夥跑過來說:“俺是河南人剛來幾天兒,還不知道咋辦照,也不知在哪辦哩。”說著遞給我一顆煙,掛著一臉的難色。這時我聽到後麵的小屋裏,傳來了孩子的哭聲和女人的歎氣聲。

詢問中知道,這一家三口因當年家鄉大旱,不得已闖關東來了。他們臨來時在村裏東挪西借,拆弄了幾千元錢就跑了出來。這會兒到了沈陽,去了路費、交完房租,隻剩下了一千多元錢,緊緊巴巴地開了個小糧油店兒。眼下不要說交罰款,就是辦照的錢都沒有了。

看著一家的窘境,我心情沉重,非常同情。再看這個糧油店所處的地點太偏僻,我知道他費盡周折,花了錢、辦了照也是白辦。

惻隱之心讓我犯了工作紀律,決定先讓他試幹一段。這樣一來,既沒罰款又不辦照,兩口子省了不少的費用,著實解決了一時的難處。

沒過多久,這個糧油店果真挺不住了,因為剩下的九個月的房租房東不給退,兩口子正處在幹也賠錢,不幹也賠錢的兩難境地。

我得知後,幫他們牽線搭橋把房子出兌給一個修理摩托車的業戶,又親自領著兩口子到房東那裏協調,房東看到房子有續租的了,又有我的麵子,總算退給了他們剩下的全部的房租。

這兩個帶著孩子落難的外地人,真沒想到我能幫他們這麼大的忙。小夥子握著我的手泣不成聲地說:“哥呀,要是沒有你,我們一家三口就完了。”媳婦在一旁也抹著淚說:“要是沒有這孩子,俺倆都想喝藥了。”

我送一家三口到渾河橋頭分手的時候,小夥子衝我擺手喊道:“哥!你是好人,我們還能見麵的!”

真是讓小夥子的話說著了,我和他們兩口子二十年後竟真的見了麵,沒想到能是這般相遇!

不過,我怎能白拿人家辛辛苦苦、煙熏火燎烙的吊爐餅?我讓小舅子把五十元錢扔在了他的錢盒子裏,老板再看我時,我已經跑到了馬路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