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位大臣在脖領上係了一條白色圍巾,還在前麵打了一個漂亮的領結,路易十四見了大加讚賞,當眾宣布領結為高貴的標誌,並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從此使領帶迅速風行起來。路易十四反複告誡貴族們:“一個完美無缺的朝臣應該懂得禮儀規範,而且要像學習教理一樣學習它。”他的寵臣瓦爾德馬曾在他麵前開了個玩笑,就被流放了20年。路易十四給他定的罪是“不懂得基本的君臣之禮”。通過路易十四對禮儀的改造,法國上下服從禮儀蔚然成風。每個大臣都在國王麵前戰戰兢兢,唯恐犯錯誤。隻要掌門官一喊“諸位,國王到了!”整個凡爾賽宮內嘈雜的聲音就會戛然而止。國王的權威通過禮儀而被無限地放大了。
極度奢侈招致滅亡
1677年,路易十四宣布朝廷和政府機構將設立在凡爾賽,浩大的擴建工程再度全麵展開。凡爾賽宮的建築麵積擴大了5倍。直到50年後,凡爾賽宮才全麵落成。凡爾賽宮的宏大氣派和高貴奢華更成為歐洲王公爭相模仿的對象,顯示著濃重的追求享樂的氣象。路易十四創造了人類曆史上一個豪華絢麗、溫文爾雅的時代:法語的優美精妙、戲劇藝術的登峰造極、凡爾賽宮的豪華與壯麗、法式烹調藝術的精美細膩。它集中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體現著一種強大的專製政體的力量。
但是,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為了顯示他的權威,路易十四極盡奢華之能事。據說在凡爾賽宮中,路易十四的侍從就有1.4萬人,500人伺候他吃飯,100人伺候他起床,更多的人伺候他睡覺。凡爾賽宮幾乎囊括了所有能想象得出的豪華與舒適,所以曾有人說過:“所有能夠想象得出的華貴物品你都能在凡爾賽宮裏找到,一切能想得到的舒適與享樂的方式也都曾在凡爾賽宮中發生過。”
到了路易十六時期,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奢侈豪華達到了登峰造極、無以複加的地步。它成為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一個沉重負擔。1789年,法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浩浩蕩蕩的人群在凡爾賽宮前遊行示威。迫於群眾的壓力,路易十六匆匆逃走,他在離開時曾說:“救救我可憐的凡爾賽宮吧!”不過氣數已盡的法國國王不久就被群眾抓住,並被送上了斷頭台,輝煌一時的路易王朝宣告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