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做心智的主人,告別你的“奴隸”時代(4)(3 / 3)

生活中我們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陷入憤怒之中,憤怒是不受控製的衝動,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同時對人的健康也有很強的殺傷力。一句話,“生氣”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不管在什麼時候,你都可以看到人們動怒的情形。不管在什麼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們陷入不同程度的憤怒——從輕微的煩躁不安到嚴重的咆哮大怒。盡管憤怒是一種逐漸形成的習慣,但它也是一種侵蝕人體健康的“癌症”。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為了研究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把一支玻璃試管插在裝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裏,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他呼吸時水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時水中有白色沉澱;悔恨時有蛋白樣沉澱;生氣時有紫色沉澱。愛爾馬把人在生氣時呼出的“生氣水”注射到白鼠身上,12分鍾後,白鼠竟死了。由此愛爾馬認為:“人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時都複雜,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動輒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

世間萬事,危害健康最甚者,莫過於生氣。下麵是人們憤怒的常見情形。

1因他人幹事馬虎,丟三落四而動怒——盡管你的怒氣很可能會鼓勵別人繼續自行其是,而你自己也會繼續氣下去。

2對無生命的東西動怒——要是你脛骨給撞了或大拇指給錘子砸了,尖叫一聲倒可以減輕不少痛苦。但如果你為此大動肝火並作出某種行為,如用拳頭砸牆,那麼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使你更加痛苦。

3因丟失東西動怒——不管你怎樣咆哮大怒,丟失的鑰匙或錢夾都不會物歸原主。相反,它隻會阻礙你有效地尋找遺失的物品。

4因個人不能控製的天下大事動怒——你可以不滿意政治局勢、外交關係或經濟狀況,但你的憤怒以及隨之而來的惰性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憤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他們把一點小事看得像天一樣大,過於認真讓他們誇張了自身受到的傷害。他們以為憤怒可以讓自己在別人眼中更具有影響力,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不僅不會被認為擁有影響力,反而會被認為缺乏理智,難成大氣候。怒氣會讓你失去別人對你的敬意,別人會認為你缺乏自製力而更加輕視你。

控製自己的憤怒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的能量會在這個過程中消耗殆盡,你的心理也會嚴重受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有四個基本方法:

第一,深呼吸。從生理上看,憤怒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的頭腦此時處於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心跳加快,血液流動加速,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氧氣補充。深呼吸後,氧氣的補充會使你的軀體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情緒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製。雖然你仍然處於興奮狀態,但你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數次深呼吸可使你逐漸平靜下來。

第二,理智分析。你將要發怒時,心裏快速想一下:對方的目的何在?他也許是無意中說錯了話,也許是存心想激怒別人。無論哪種情況,你都不能發怒。如果是前者,發怒會使你失去一位好朋友;如果是後者,發怒正是對方所希望的,他就是要故意毀壞你的形象,你偏不能讓他得逞!這樣稍加分析,你就會很快控製住自己。

第三,尋找共同點。雖然對方在這個問題上與你意見不同,但在別的方麵你們是有共同點的。你們可擱置爭議,先就共同點進行合作。

第四,回想美好時光。想一想你們過去親密合作時的愉快時光,也可回憶自己的得意之事,使自己心情放鬆下來。如果你僅僅是因為信仰上的差異而想動怒,你不妨把思緒帶到一個令人快樂的天地裏:美麗的海灘、柔和的陽光、廣闊的大海……你會覺得,人生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如此的包羅萬象,人也應該有它那樣的博大胸懷,不能執著於蠅頭小利……想到這些,你就容易克製自己的怒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