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像流星一樣滑過天空死去的時候,我應該給世界留下一點什麼?人生在世應當樹立什麼樣的奮鬥目標?不讓子孫忘記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子孫留下一筆財富,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就像徐悲鴻說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給後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東西”。
一個人要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人生目的決定著人生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這是人生觀的基礎,也是人生觀的核心。弄清楚了這些問題,就知道怎樣去對待和處理人生曆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困難和曲折。
如何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目的,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有偉大的人生目的,才會選擇偉大的人生道路,張海迪就是這樣一位善於選擇人生的強者。
張海迪生於濟南的一個小村莊,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被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張海迪自童年起,就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課程。15歲時,張海迪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裏,她給村裏小學的孩子們教書。村裏許多人家的孩子沒錢治病,於是張海迪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治病。
1983 年,張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非常強烈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經譯成日本韓國等許多版本。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在她殘缺的生命裏不懈地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係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被授予哲學碩士學位。
張海迪用她執著而殘缺的人生還原了一個又一個在正常的人身上也不一定會發生的奇跡,正如她所說的一樣:“像所有矢誌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著一條道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詮釋了人確實是“有誌者,事竟成”的真理。
張海迪多年來做了許許多多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奮發向上。張海迪在輪椅上生活了漫長的44年,但她從來沒有被病痛所擊倒,一直都是堅強地度過生命的每一程,珍惜每一分鍾。
我們從張海迪的事跡中感受到一顆健康的靈魂,熱愛生活,使她成為一個頑強勤奮的人,她在自己夢想的感召下,發揮出了自己最大的潛力,拿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人生的態度
通常,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一種人生態度,有的人把錢看得很重要,提倡“拜金人生”;有的是不受約束的“瀟灑人生”;有的是把玩看得很重要,主張及時行樂的“遊戲人生”;有的過起了“聰明一時,糊塗一世”的“糊塗人生”;還有的甚至是拋家棄子的“賭博人生”等,諸如此類,這些都是不負責的人生態度,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這些人的人生價值取向發生了傾斜,容易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