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野外求生必備能力(1 / 3)

野外求生是一件非常細致的事情,它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一絲一毫地差異都會讓事情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並不是你有食物有武器就能夠完全應對的過家家遊戲。所以當我們身處在野外的時候,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白野外求生的基本內容,通常我們把維持生命的條件分為下麵幾個部分:

這其中野外求生知識是決定你是否能活下去的最大因素,但頑強的求生意誌卻是最基本的一個要素,首先你要有旺盛的鬥誌,你要相信你能活下去,然後你才能活下去,說起來似乎是很假大空的套話,但是當你身處險境的時候,你的意誌正是決定你能否生存的關鍵。

再來看看危險指數,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很多時候惡劣的環境和你得救的可能,並沒有什麼直接聯係,但它卻經常瞬間決定了你的生死。

然後說到身體狀況,很多人小看了這個環節,但願在遇到猛獸的時候,你還有體力爬上旁邊的那棵大樹。

最後來說說求生工具,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組成部分,有些工具是屬於現代化社會的,比如瑞士軍刀,我們最好隨時都揣一個在兜裏,有些工具卻來自大自然,聰明的人懂得借助自然的力量,在危險的野外,如果你不懂得運用人類的智慧,那你還不如一隻會爬樹的猩猩……

第一節、我為什麼能活著

在野外發生意外傷亡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總有一些聰明又勇敢的家夥能夠從絕境中尋找到一線生機。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每次出發前都應該留5分鍾檢查一下你的裝備。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有驚無險的野外之旅,你就一定要記得做一個自檢。

1.1.1身體狀況

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隨時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野外最好能隨時攜帶一個體溫表,野外容易出現天氣驟變或者受傷等情況,身體較差的人往往會因為發炎或者過敏而引發高燒,但是如果孤獨一人的時候很難自我判斷是否處在高熱中,而隨身攜帶的體溫表能夠監控好你的體溫。如果確定你發炎或是感染了風寒,體溫表會馬上給你一個直觀的事實判斷,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對應的策略。

如果前往的野外可能遭遇各種感染疾病,出行前一定要確保自己接種了必須的疫苗,尤其是一些常見的疾病,最好去任何地方之前都先注射好破傷風、霍亂、結核的疫苗。特別要小心的是熱帶雨林地區,至少要保證注射了瘧疾、天花、白喉、傷寒的疫苗。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在注射各種疫苗時先清算你去野外的時間,然後向醫生好好谘詢疫苗的有效期。

根據個人的條件差異,最好去野外前線做一個徹底的全身檢查,尤其是好好檢查一下你的牙齒。如果你打算去冰山或者極地,惡劣的牙齦狀況有可能影響你整個旅程。從野外回來以後最好再做一次全身檢查,保證健康是野外旅行的最基本要求。

在野外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當你的身體狀況開始出現危險的兆頭時,你必須選擇馬上離開可能出現危險的環境,不要有絲毫猶豫,立即撤離到可以為你提供救助的地方。前方風景再好也沒有你的小命重要,在野外惡劣的氣候環境,和隨時可能出現意外的情況下,你的身體哪怕是出現了一絲裂縫,你就已經陷入了致命的危機。

在去野外之前要注意鍛煉身體,強壯的體魄才能夠應對大自然的挑戰。如果在野外如果遇到危險,需要長時間停滯等待救援的時候。除了尋找食物和水源以外,堅持進行適當的鍛煉不但能幫助你消磨時間,而且能夠讓你在麵對危機的時候擁有戰鬥的能力和信心。

走遠路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體力分配,一定要給自己留下回到安全處的體力,覺得疲勞程度比較嚴重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適當的休息,好有足夠的精力來預防突發的事故。體力是一個很難注意到的部分,但卻是在野外生存是最起決定作用的一個部分,體力充沛不僅僅是能讓你隨時應變突發的情況,最關鍵的是它能給你信心。

除了身體上的疲勞還有一種疲勞來自你的精神,長時間處在緊張的狀態會讓你喪失判斷力,別以為你的大腦就不需要休息,在野外真正的危險來自各種突發狀況,這個時候最靠得住的就是一個夠用的大腦。所以如果在野外遭遇了特殊情況需要停留的時候,一定要和同伴分別值夜,來保證清醒的人有足夠良好的精神狀態。一個人滯留在野外的時候,必須找到安全的露營點保證睡眠,同時注意自我調整精神狀態,可以進行一些放鬆大腦的運動。

最後記得在出行前要檢查一下你自己的心態,如果負麵情緒太嚴重,還是趁早回營吧,一個人的負麵情緒經常會感染一個團隊,不要小看了負麵情緒的影響,如果你沒有求生的鬥誌,你憑什麼去戰勝危險呢。作為一個團隊而言,如果團員之間出現了劇烈的矛盾衝突,在前進過程就會彼此影響,導致整個團隊的潰散。

1.1.2食物和飲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個人隻要1周不進食,就有可能死亡,而隻要3天不喝水,幾乎是必死無疑。人類要依靠食物來攝取宇宙中的能量,從而獲得繼續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你連基本的食物和飲水配置都不到位,別說在野外,就是出門去春遊都有可能會是件危險的事。

在野外出行的時候必須要配備足量的幹糧,具體情況應該根據出行的地點而定,在能夠負擔的情況下多準備一些是最好的。具體準備的食物可以跟個每個人在飲食上的喜好有所改變,當然大部分時候適合野外攜帶的都不會太講究口味,而是更加重視是否方便攜帶,占用空間小,重量輕和熱量高。如果不是太長時間逗留在野外的話,我個人推薦的糧食儲備是壓縮餅幹、肉幹和巧克力。

壓縮餅幹就不會用細說了,通常需要去野外的人,都會把這種節約空間的食物作為首選之一。肉幹能夠幫助人體攝入必須的蛋白質和能量,而且和肉罐頭比雖然保質期差了一點,但重量卻好多了。巧克力能夠在短時間補充大量能量,而且味道還非常不錯。原則上來說,這些食物都應該具有保質期長、攜帶方便、能量高、不占用空間的特征。那些喜歡帶薯片、麵包和泡椒鳳爪的家夥,最好是留到去公園的時候用。

條件允許的人還可以配備專用的高能量壓縮食品,在野外的第一原則是保持身體的活力,食品的味道不重要,關鍵是能否讓你身體堅持到走出困境。選擇什麼樣的食物決定了你的態度,你必須保持畏懼和尊敬的心情。

除了食物以外,從某種角度來看,飲水的來源比食物更要命。人體的75%都是有水分構成的,一個成年人每天要消耗掉2L的水,在長途跋涉狀態下要消耗3L的水。而在缺乏飲水的情況下,人體就會出現心率功能失調,腎髒功能無法正常發揮,進而導致頭腦出現暈眩,身體脫力暈厥的危險情況。

所以在野外的時候,必須要保證能夠擁有充足的水源。如果你不能保證自己攜帶足夠的飲用水,那就要保證自己能夠從野外環境中發現可飲用水。

對於那些去熱帶旅行的人來說,有時候為了通過沙漠,你可能得扔下所有的行李,隻馱著一駱駝的水離開。

而在有些雨水充沛的地方,人們可以就地取材,直接利用大量的雨水來解決飲水問題。

在熱帶等盛產植物的地方,或者隻要有植物的地方,就算一顆仙人掌也能讓你解決一天的飲水困擾。

但有時候我們還要麵臨水源的淨化問題,在後麵的章節我們會詳細介紹如何淨化大自然中的水,這是非常最要的一個環節,就算在生活中你也有可能遭遇飲水方麵的問題,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淨水技巧,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而懂得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正是我們要告訴你的真正的生存之道。

1.1.3工具

野外求生必備的工具箱就是人類智慧結晶的一個產物,雖然裏麵裝的都是些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但這些小玩意兒可以在關鍵時候救你無數次。現在來打開一個專業的野外求生工具箱,我把這些必備的小東西分成了七類,現在就來了解一下他們都有些什麼:

1、冷兵器類

取這麼個標題不是為了增加噱頭,這一類工具的確應該歸類到冷兵器中。它們包括一把地道的瑞士軍刀、幾根塗了油脂的彈性鋸條和一把趁手的帕蘭砍刀。很多人平時甚至有隨身攜帶瑞士軍刀的習慣,就算在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小工具刀。在野外的時候這把刀用來防身可能沒什麼用,但是用來才處理一些細小的手工活卻非常有效。鋸條主要用來對付那些比較堅固的東西,比如鋼管和大樹,鋸條輕便但卻能夠應對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如果你想在野外DIY一個棚子,那你就必須準備一把帕蘭砍刀,帕蘭砍刀在野外的作用遠遠勝過其他兵器,有一把帕蘭軍刀你可以穿越搭台密集的荊棘群,可以劈材生火,而且這種砍刀都配有一個皮套,攜帶方便。

2、火源類

防風火機是必須的,防水火柴也是。人類的文明從使用火開始,到現在用火來嚇唬野獸都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隻有飛蛾敢圍著火堆打轉。但是火機和火柴都是易耗品,所以再多帶上一塊萬能的打火石,就算在潮濕的環境下你也能成功生活。另外放大鏡也被我放在了火源類,它當然也能生火,還能幫助你觀察動物的糞便和腳印。

3、針線包類

對於不熟悉野外求生的人來說,可能想象不到針線包的巨大作用。它可以在你受傷的時候縫合傷口,可以幫你縫補漏風的帳篷,還可以挑出你掌心裏的仙人掌刺。另外還可以把一根1米長的銅線也收納進針線包裏,你將發現它非常有用。如果你去的地方有可能出現河流,那別忘了也放上魚鉤和魚線。

4、急救類

這個分類非常重要,你盡管多帶些也不要緊,尤其是那些本身有各種小毛病的人。在我的藥盒裏麵一定會放上三種藥:腸內鎮靜劑——野外你經常會吃壞肚子,抗生素——一個小傷口也可能誘發細菌性感染,抗組胺劑——治療常見過敏症狀。

5、導航類

身為一個生活在現代文明世界的人類,一個GPS幾乎是必不可少的野外裝備,但是為了防止這精巧的東西意外壞掉,還是建議你帶上一個刻度清晰的指南針。另外為了方便夜間視圖,還可以考慮配置一些β燈。

6、常用類

這一類並不好歸類,唯一的特征就是非常常用。首先是手電筒,隻要可能遭遇夜晚,你就必須準備好穿透黑夜的光。然後是一個鐵盒,它可以當收納箱、也可以當飯盒、甚至是一個鍋。最後別忘了往你的鐵盒裏放一大塊食用鹽,你的身體需要它。

7、特殊類

這一類物品在野外將發揮和本來用途完全不同的作用,並且非常有用。避孕套是非常好的防水材料,過河的時候你可以放心地把那些見鬼的小電器放進去。衛生巾主要是用來當鞋墊,吸汗性非常好,而且還可以保護腳掌。塑料薄膜可不是用來蓋大棚的,當你在低溫的環境中,把薄膜裹在身上,你就能更好的保存體溫。

1.1.4衣服

在野外求生的時候,除了配備必要的食物以外,你隨身穿著的衣服也非常重要。可以說穿什麼樣的衣服決定了你的基本生存能力,衣服是人類與動物產生分別的重要工具,很多時候你可能都要靠你的衣服來救命。

在野外選擇衣物的第一個關鍵,就是衣服是否具有理想的保暖效果,尤其是在氣溫可能驟降的地區或者本來就溫度極低的地區。比如在極低或者亞寒帶地區,如果你攜帶的衣服不夠保暖,就無法支持你進行長途跋涉,你會比別人消耗更多的熱量,也需要更多的食物來維持生存,但是在野外食物非常珍貴,所以選擇保暖的衣服是讓你節約食物的前提。

但再好的衣服打濕了也什麼都不是,尤其是寒冷的地區,突然降下的暴雨會迅速帶走你身體的熱量,一旦你出現體溫過低的情況,你就可能麵臨生命危險。所以選擇衣物的第二個重點就是防水性,我們應該盡量選擇穿著防水的衣服,或者另外再帶上一件野外專用的防水雨衣。最後是從遭遇危險的角度來考慮,隨身穿著的衣服最好還有耐髒、抗磨、多功能等用途,盡可能的發揮衣服的特性,幫助你在野外應對各種複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