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鍵盤吃掉手寫字”的現象,王將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手寫字”的實用性將會被淡化甚至消失,它更多的是作為藝術而存在。這是一個難以改變的時代的變遷。與此同時,書法在藝術層麵上的傳承將會更加重要。
揮毫湧碧波,落紙起雲煙。書法是天人合一的藝術,一筆一畫的節奏和韻律都是書法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喚起人們精神愉悅的因素。為使書法具備獨特的神韻,王太順將軍不僅臨摹大量前人拓貼,更研悟諸多文人之墨跡,以求得更深層次的感悟。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王將軍成功之處就在於吸納古今書法精華,博采眾美。每一位名流千古的書法家皆是集百家之長融為一己之功,每一位聲名顯赫的書法家皆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巔峰,在臨摹這些書法家的拓貼時,也相當於跟隨這些書法家的足跡,感觸他們所處的時代,體悟他們心中書法的真諦。研習的過程是辛苦的,惟其辛苦,才陶冶了書者的情操,蕩滌著書者的心靈。
王太順將軍興之所至,現場為我們揮毫潑墨,精氣神一體,一股軍人的凜冽與淩厲撲麵而來,正且剛,挺且狂,像在打一套獨特的拳法武功,蘊含著大道至簡的藝術韻味。王將軍的筆下造詣自不用說,僅是持筆揮灑的架勢就讓筆者讚歎不已,不由得屏氣凝神,生怕破壞了這幅唯美的藝術畫麵。搞書法的藝術家普遍身體健朗,王將軍為我們做了一次完美的現場解說。正由於藝術家們心無雜念,天人合一,才使其每次揮毫都成為恰到好處的身心鍛煉。
書法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但在王將軍眼裏,書法也是一種交際途徑,以書會友,以筆待客,與長者交,與少年遊,這種交際方式何其脫俗雅致。閑暇之餘約幾位好友或者書法同好聊天座談,互通有無交流信息,談天下之事,論古今人情,既豐富了生活,又更新了知識,實為人生一大樂趣。聆聽將軍心聲,筆者深為其獨特而新穎的觀點伏案叫絕,他以獨特的領悟力,讓年輕的我們欣然歎服,備感將軍理念之有趣。
價值——永不止步的追求
2009年退休後的王太順將軍不僅更加醉心於書法,其它業餘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常約三兩好友打高爾夫、登高望遠拍攝美景等。鮮為人知的是,王太順將軍還是一位“影視明星”呢。在今年四月上映的電視劇《生死瞬間》中,王太順本色出演了劇中的公安廳徐廳長一角,玩票性質的電視劇演員工作,被王將軍信手拈來,其從容精湛的演技獲得了一致好評。
不論是工作還是業餘愛好,王太順總是發揚軍人品質,迎難而上做好做精,書法如此,影視如此。在談及影視拍攝時,王太順不僅談到了自己表演心得,更對機位角度、蒙太奇手法等專業的拍攝技巧娓娓道來,頗有老戲骨的風範。可以想見,正是因為王將軍對任何工作都抱著極其認真嚴謹的態度,才使得他在扮演徐廳長的短暫演藝生涯期間收獲了如此多的電影感悟。由於王將軍豐厚的戎馬生涯底蘊以及對影視拍攝的獨特見解,他還受邀在另一部即將開拍的電視劇裏擔任顧問一職。
王太順將軍時常以王羲之、嶽飛、辛棄疾等武文人自勉,思考這些將領們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他說:“人要有不斷創造自身價值的精神,尤其到了退休的年紀,許多人都感歎價值的缺失,迷茫自身的定位,但在我看來,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存在著不同的價值,如何在有生之年不斷發現這些價值,更深層次地認知自己,這是所有人應該思考的”。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如今退居二線的王太順將軍,戰場雖已轉換,聖火依然在心中燃燒。他仍擔任著中國當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藝術院執行院長、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等職務,且依舊關心軍隊的發展,在文人武將雙領域放光發熱,不斷追求更多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