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平
2008年4月26日,長野,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圓滿成功。雖然過去幾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卻不時在我的腦海裏縈繞,難於忘懷。
為做好在長野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工作,駐日本使館成立了以崔天凱大使為總指揮、孔鉉佑公使為副總指揮的工作班子,使館領導將籌備工作交給文化處,我作為總協調人,負責帶領文化處具體承辦此項工作。
麵對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的工作(長野既不是使館所在地,也沒有總領館),雖然人手少,頭緒多,事務繁雜,全處同誌不叫苦,不叫累,天天超負荷工作。與外務省、文部科學省、國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門聯係,與機場聯係包機的抵離,與日方火炬傳遞組委會和日本奧委會等協調各種事務,與警方聯係安全保衛工作。此外,還要就各種事項及時向國內請示並隨時溝通。
駐日本使館發揮“全館一盤棋”的精神,全館各處室全力參與和配合,給予了無私的協助和支持,經國內特批,還將曾在使館工作過已回國的高元媛、喬倫、郝誌濤等三位同誌借調到日本,協助相關工作。
我為此先後多次赴長野考察、踩點,代表中國大使館出席日方組委會全體會議,考察傳遞現場,提出我方建議,並與日方協商具體方案。經反複協商,最終確定長野縣勤勞者福祉中心舊址(亦稱向日葵公園)為起跑點,若裏公園為終點。全程18.7公裏,包括中方3名火炬手在內,共有80名火炬手參加火炬傳遞。
4月25日是星期五,清晨,使館工作人員在崔大使的帶領下,趕到羽田國際機場,迎接包機的到來。在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後,於7點30分離開機場趕赴長野,這時車隊上空竟有七八架直升飛機進行實況轉播,打開車上的電視,幾乎所有的電視台都在轉播奧運火炬的車隊。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順利到達長野。
4月26日,火炬傳遞的當天,早上8點15分,在向日葵公園舉辦了起跑儀式後,火炬傳遞開始。我作為使館現場總協調人乘坐在第一輛指揮車上,看到80名火炬手手持祥雲火炬有序傳遞。他們傳遞著友誼,傳遞著美好。“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理念得到升華。沿途手持五星紅旗的華人華僑留學生中資機構的人們不計其數,他們從日本的四麵八方乘坐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趕到長野,一睹奧運火炬傳遞的光彩。“中國加油!”“奧運加油!”的口號聲不絕於耳。當天的長野,被日本媒體評論為“紅色的海洋”。12點30分,奧運火炬抵達終點的若裏公園,在慶祝儀式之後,於13點15分,火炬傳遞活動圓滿結束。
火炬傳遞結束後,我們於14點26分乘坐新幹線返回東京,參加在駐日本使館舉辦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成功的祝賀招待酒會。當晚22點30分,奧運火炬傳遞的包機離開羽田機場轉赴下一站韓國首爾。在日本官民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曆時40個小時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大功告成。
2008年4月28日,外交部黨委向駐日本使館頒發榮譽證書,證書上寫著:駐日本使館在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工作中,表現突出,記集體三等功一次,以資鼓勵。在榮譽證書的背麵,寫有駐日本使館132名工作人員的名單,文化處工作人員是:張愛平、何靜、陳諍、趙瑾、蔡山帝、趙歆。
回顧在長野舉辦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我們取得了曆史性的成功!我們贏得了榮譽,贏得了尊嚴,贏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