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進

2010年的春節剛過,寒風料峭中,我登上了北京至埃塞俄比亞的et605航班,經過12個小時的漫長飛行後,飛機安全降落在亞的斯亞貝巴國際機場。春風拂麵,處處鮮花,這使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段話:她是東非高原盛開的鮮花;她是千裏沃土上不敗的奇葩;她是徐徐微風中飛揚的白袂;她是街頭巷尾飄香的咖啡;她是窘迫;她是高貴;她是清貧;她是繁華;她就是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是啊,有人把非洲和荒漠、疾病、貧窮連在一起,但有更多更新的論據卻在證明它的古老和神奇。

在60多年新中國的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非洲成了我們共同進步的兄弟,與我們結下深厚友誼。初來乍到,亞的斯亞貝巴使我感到了非洲的溫暖。剛到埃塞不久的一件小事,對我之後的工作很有啟發。當時我在埃塞一位部長家做客,這是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十多歲,六七歲的兩個孩子打打鬧鬧,最小的孩子在地上爬來爬去。我來後三個熱鬧的孩子立刻躲在一旁,咬著耳朵說悄悄話,不時偷瞄我幾眼。看得出來,膚色不一樣、眼睛黑黑的我使他們感到好奇,總想多看幾眼又有點膽怯。於是我主動與他們親近,和他們玩耍,很快孩子們便與我混熟了,爭先恐後地和我玩:大孩子拉我去參觀看他的玩具室,小孩子要我喂她吃飯……待到拜訪結束時部長夫婦和我話別,三個孩子已經成了我的好朋友。老大在前邊引路,老二領著我的手,最小的在後麵連爬帶跌,一起送我到門口。事後我想,為什麼孩子能夠如此容易溝通,很快就接納我呢?答案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我對他們的善意和關愛。孩子雖小,但看到你肯和他們玩,便認為你是善良、友好的,是愛護他們、喜歡他們、願意和他們一起玩的,所以很快打成一片。由此小事延伸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如果你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友好善意,他便會放下戒心來與你主動接觸交朋友。在之後的工作中,我始終注意和工作對象交朋友,主動釋放善意,傳播中國溫暖,這使我交到了真心的朋友。

第二件啟發我的小事,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國人誇人聰明,說“猴精猴精的”。館區的一隻埃塞獼猴讓我體會到了“天下猴兒一般精”。那是到埃塞館第二天,我早早出門在館區轉悠,順便熟悉周圍的環境。一隻獼猴突然出現了,它衝著我來一聲尖叫,做個鬼臉,算是和我打招呼。我試圖慢慢接近它,它卻因我的生麵孔而滿腹戒備,退得遠遠的。我用從北京帶來的餅幹、花生喂它,它欣然接納,但防備警惕,對我保持距離使我哭笑不得。之後它成了我每天早上出行必見的朋友,有時候我會給它喂點東西吃。後來它感覺到了我的友好善意,便漸漸消除了戒心。現在我與獼猴之間很友好,每次見麵都相互打個招呼,高興了還會一個箭步躥上樹頂,顯擺它的“雜技”功夫。看來動物和人也一樣,友好、善意、理解能夠很快和睦相處。無論是埃塞的獼猴還是埃塞的小朋友,隻要大家心存友好、善意、真愛,就會從心底開放出美麗的友誼之花。時間久了,漸漸地我發現使館環境很像個綠色森林公園,上百斤重的大烏龜慢慢爬行在草坪上,天上有鳥,水中有魚,常年有花有草,四季如春,高聳入雲的桉樹,優雅端莊的金合歡樹見證著一代一代駐外人不同的森林故事,我喜歡上了這塊森林。

埃塞是個好地方,320萬年前人類祖先化石“露西”出土於埃塞,證實了這裏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這裏又是文化和藝術的寶庫,對世界的文明進程和文化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館位於海拔2300米的東非高原上,是非洲大陸上最高的使館,這裏的條件艱苦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隻要在實現和完成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前行,就不覺得苦了。親身體驗東非高原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為一個文化外交官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