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3號,開學第一天。伯素和新同學們集中在操場上的指定區域領校服和球鞋。操場上登時變成了雨後的池塘——蛙聲一片。伯素領到的球鞋夾腳,問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換,倒是聚了兩個也要換鞋的人——李歲波和唐善,算是臨時成立了“換鞋三人組”。李歲波是山東人,四方大臉,鼻隆口闊,一口山東話,而且沒說幾句話就會把自己逗樂,開始“咯咯”的笑,搞得周圍的人莫名其妙。尤其是頭出奇的大,同學們都叫他“大頭”,還編排他:“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他聽了這些編排倒也不生氣,隻是指著說他的人嘰裏咕嚕的擰著鼻子說笑。他不僅頭大,腳也大,分給他的鞋太小,穿不上去,可是這雙鞋穿到別人腳上就像兩條大船,惹的同學們都笑。其中笑的最厲害的就是唐善,邊笑邊指指點點,夾七夾八說著些什麼。唐善大京人,尖頭頂,招風耳,據說頭頂尖的人能長高個,耳朵招風的人有福氣。伯素不知道他是不是有福氣,隻是覺得他個子並不高,隻是比伯素略微猛一點而已。最讓伯素羨慕的是唐善不愧是大都市人,很會穿衣服。他穿著一條發白的牛仔褲,褲腿挽起一點,露出運動鞋的鞋帶,上身套著一件紅色的T恤外罩絨衣,拉鏈半係半開,長發迎風飄揚,顯得洋氣而瀟灑,越發襯得伯素的灰秋衣、棕褲子、黑皮鞋的土氣和寒磣。伯素和唐善的鞋都是太大。他們就打算去找人問問怎麼換鞋。有人指著一個花白頭發的男人說這就是班主任,伯素三人恭恭敬敬的走到他麵前,一問才知道此人叫郭輝祖,也是本班學生而不是班主任。此人也是大京人,媽媽據說是本校某個學院的黨委書記。他中專已經畢業後工作並不理想,決心再深造一下。朝中有人好做官,先預科後本科,既不需要十年寒窗,也不需要擠獨木橋。郭輝祖對本校相當熟悉,告訴他們去主樓13樓換。伯素偷偷的問唐善:“那誰是班主任?”唐善聳肩攤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仨人正準備走,就聽見郭輝祖說一聲:“郭老師來了”。來者正是伯素的班主任,是一位亮麗的年輕女生,倒是讓伯素一愣。來人紅著臉介紹說自己叫郭明,本校本科畢業留校做了老師,一幅招人疼的樣子惹得伯素有了憐香惜玉的衝動。她隻是跟大家見了一麵就走了。
“換鞋三人組”拎著各自的鞋去主樓13層。仨人拾階而上,來到二樓大廳,大廳裏有2台電梯,每一個電梯口都擠滿了人,看樣子得等三撥才能輪上他們。仨人一商量決定爬樓梯上13層。氣喘籲籲的來到13層,才發現大廳兩旁都是房間,仨人分頭去找換鞋的地方。在大廳的東邊,他們發現一間教室門口貼著一張白紙,上麵寫著:“新生領取校服、運動鞋處”。伯素伸頭往屋裏瞧,隻見屋子裏麵堆滿了紙箱子,地上灑滿了白的或者黃的紙球,一個陷入沉思的婦女對門而坐,麵前桌子上放著一個本子、一支筆。正想回頭招呼他倆時,早被唐善一把推了進去,大頭在後邊嗬嗬嗬嗬的笑。這女人被伯素嚇了一跳,登時黑下臉來,問:“你們仨幹啥?”“老師,我們換鞋。”“哪個班的?”“2001級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一)班的。”她呼啦呼啦的翻本子,“在這簽上自己的名字,把原來的鞋號和調的鞋號都登記上。”她指指伯素:“你調幾號的?”這讓伯素犯了難,慌忙看手中鞋的號:“這雙是44的,換一雙43的或者42半的吧。”“沒有半的,”婦女說邊說邊走向箱子堆,抓起一雙鞋看看了,說:“試試這一雙。”,說著就把鞋扔了過來,差點砸到伯素,伯素一閃身,鞋擦身而過,砸在門上落在了地下。婦女看看沒有砸到他很失望,怨恨的白了伯素一眼。他撿這雙鞋看了看,是43的,試試還是有點大,但是他不敢再囉嗦了,害怕再換還得挨鞋砸。聖人說一個人不能犯兩次同樣的錯誤,想必這個婦女也知道,下一次一定會瞄準了再擲。他拿上鞋剛出了門,就聽見屋裏李歲波“哎呦”一聲,伸進頭去一看,看見大頭正揉著自己的大腦袋,那邊的婦女卻是滿麵笑容的說:“對不起呀同學,沒看見。”唐善在一邊嘻嘻哈哈的笑。都換好了鞋,仨人站在樓上眺望了一番風景,準備下樓。“坐電梯吧。”唐善提議,伯素和大頭表示同意。電梯就在大廳裏,門一開三人就鑽了進去。第一次坐電梯的伯素顯得有點激動,對坐電梯的滋味做了種種猜測,比如會不會因為失重飄起來等等,但是事實讓他有點失望,他非但沒有飛起來,反而是一會兒一頓-電梯幾乎是一層一停,差點沒把腰頓折。電梯裏很快站滿了人,伯素被緊緊的擠在了最後,前麵那位女同學散發的香水味讓他想打噴嚏,但是忍住了沒敢打,怕唾沫噴到姑娘頭上。好不容易出了電梯,伯素舒舒服服的連打3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