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的貞操,
不容懷疑。
大概是人心躁動,報紙上說:最近去做親子鑒定的父親可多可多,不過其中排除親子關係的不過15%,言下之意,未免是怪其他人多事。
我不關心那15%,該離婚離婚,該賠償賠償,撕破臉的好處是幹淨清楚。但我不覺得那85%是庸人自擾。不,我不相信一個人會臨時起意,睡一覺醒了就抱著孩子去做鑒定。一定是,這婚姻早就出問題了:他與妻子的感情基礎不甚牢靠,他知道或者猜測妻子有不止一個性伴侶,他曾經滿懷歡喜地抱緊新生兒,卻在孩子臉上認出似乎熟悉又仿佛陌生的陰影。多半有爭吵、責難、打鬧,摔盆打碗的聲音像心碎般清楚,碎瓷割傷的,是誰的臉?
連梟雄與梟雄之間的合作,還要說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況婚姻這麼簡單的組合。這猜疑像一腔腸子裏的氣,回蕩,擴散,翻江倒海,再怎麼控製,也忍不住放出一個屁來,立刻熏壞了所有人。
捏著一張化驗單,他該何去何從?一方麵,證明孩子的歸屬,也證明不了妻子的貞操;另一方麵,當孩子長大到可以質問的年紀,“如果我不是你的親生骨血,你還會愛我嗎?”他該如何回答。
古希臘的凱撒大帝,妻子龐貝業被疑與人有染,他聲言不相信,同時休棄妻子。法官問他為什麼,他答:“皇後的貞操,不容懷疑。”有了懷疑,她就不再能母儀天下。
而有了懷疑的婚姻,還能堅持多久?即使,化驗單上,明明寫著,他是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