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4)(1 / 1)

大學裏,環境是陌生的,老師是陌生的,同學是陌生的,學習方法也是陌生的,青萍甚至在一次文藝理論小考中還拿了個不及格。青萍數理化學得都不差,選擇上中文係,是因為中學語文老師說她作文寫得好,有當作家的潛質。後來她覺得也許每個學中文的同學背後都有這樣一個將他們引向“溜光大道”的中學語文老師。可到大學後她才發現,大部分同學都熟知的唐詩宋詞,她卻要另外花時間去背誦。而且,中文係也遠不是單單寫寫作文那麼有趣,一些學科也是極其枯燥的。青萍被各種煩惱纏繞著,覺得大學上得一點意思也沒有,遠沒有中學時向往的那麼美好,幸好有米蘭相伴。米蘭去食堂吃飯要喊青萍一起走,去教室上課要喊青萍一起走,教室裏第二排正中間的位置似乎就是她們的專座,甚至去水房打水去廁所方便去浴池洗澡米蘭也要叫上青萍。在同學們的心目中,米蘭和青萍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有米蘭的地方一定有青萍,有青萍的地方,米蘭也一定就在不遠處。

在一天天的苦熬中,國慶節來到了。因為是新生的第一個長假,宿舍裏六個同學,除家鄉遠在東北的青萍外,本地的和附近省份的同學都選擇回家過節。米蘭的爸爸也派車來接她回家了。青萍眼巴巴地看著米蘭坐上車離去,心裏空落落的,像丟失了魂魄。

傍晚時分,斜陽照進宿舍的窗子,青萍憶起了在家鄉時無數個這樣的黃昏,媽媽在廚房做好了飯菜敲門喊她出去吃,有時解一道方程做一道幾何證明題正沉迷其中,媽媽要喊上好幾遍,不免又是一陣傷感。

是不是出現了幻覺?宿舍門篤篤響了。她拉開門,驚異地看到肖一飛正站在門口,夕陽染紅了他的頭發、眉毛、臉頰、白色t恤,連眼鏡片也反射出紅色的光芒來。後來的許多年裏,青萍的腦海裏時常會閃現門框裏站著的這個金光閃閃的大男孩,就好像《西遊記》裏觀世音菩薩派來救苦救難的座下弟子。青萍也一次次對自己當時的表現感到不滿意。她記得好像慌慌張張地引他進屋坐在自己的方櫈上,自己則坐在床邊,忽然又想起待客之道應該是倒水斟茶,忙又站起身找暖水瓶和水杯,笨手笨腳給他倒了一杯白開水,因為是剛從水房打來的,很熱,肖一飛吹了半天也沒喝進幾口。

肖一飛是個健談的男孩,坐下來就連珠炮似地問宿舍裏的同學是不是都回家過節了,她對大學生活適應了嗎,有沒有接到家裏的來信……肖一飛滔滔不絕地問,青萍隻能作“是”或“嗯”的回應。接下來是肖一飛說他自己,說最近係裏舉行籃球比賽,他作為替補隊員上場,連連投進幾個三分球,關鍵時刻反超對手贏得勝利,引得老師和同學們都對他刮目相看。青萍是體育盲,球類比賽隻看中國女排,其他的一竅不通,對肖一飛的得意講述也隻能報以傾聽微笑或點頭。她覺得自己當時是那麼的木訥愚笨,竟然不會主動找出一點兒新鮮的話題與肖一飛分享互動,一會兒工夫兩人就都沉默無語了。

肖一飛突然說青萍明天上午你有空嗎?我要去解放路百貨商店買一件過冬穿的大衣,寧城的夏天熱,冬天也是很冷的,媽媽擔心他自己買不好,讓他請一位女同學當參謀,他們班三個女生都回家過節了,於是他就想到了老鄉青萍,如果青萍不是很忙的話,希望能幫幫他。青萍囁嚅著答應了。後來的日子裏,青萍對自己的這一表現也不滿意,她想如果是米蘭,一定會表現出十分的興奮甚至是歡呼雀躍,不會像她這樣給肖一飛的感覺是有些勉強甚至不太情願。

那次去解放路百貨商店,肖一飛沒有買到合適的大衣,試了幾件,問青萍意見,青萍都是不置可否。她確實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家中哥哥甚至青萍自己的衣服都是媽媽幫著打點的,什麼時候征求過她的意見呢?兩個人隻逛了很短的時間,就各自回學校了。

------題外話------

初戀,不是因為他有多好,而是因為他是恰好在花兒開了的時候飛來的那隻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