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從虛擬世界回到現實吧(2 / 2)

3.對學習不感興趣。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著極度厭學的現象,但由於其對網絡的迷戀讓本來成績就不出色的他更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於是,在老師和家長的重壓下就會倍感空虛,無助。

4.自我表現的需要。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表現欲。在學習和生活中不占優勢的青少年往往沒有其表現自我的機會,而在網絡裏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青少年才會對其如此迷戀。

5.缺乏信仰。青少年之所以精神空虛,行為輕率,大都是沒有信仰的表現。信仰理想,是人性格剛強、勇敢、不屈不撓、充實生活和真正擁有幸福的最深的根源。一旦缺乏,必會有人生無味之思想。

青少年應該如何擺脫空虛思想的煎熬

1.參加戶外活動。青少年應多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除了可以對人的大腦、小腦做綜合鍛煉外,還能提高青少年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其刺激、愉悅的過程絲毫不亞於遊戲。活動中所強調的合作性也能讓自閉的青少年能和其他一起作戰的朋友很快打成一片。除此外,運動還能增強青少年的體質,改善自我評價和提高毅力。具體的運動項目可以有:慢跑、健美操、球類運動等,每次維持在半小時以上卻可。

2.擺正自己的位置。青少年的不自信心理大都是由學習方麵引起的,在學習方麵青少年可以向其他優秀的同學請教下學習的方法技巧;在生活中也可以適當地做些家務,幫母親去買菜或是試著做些有難度的事,找準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優點,若是學習方麵的成績不突出,那在其他方麵肯定有他人所沒有的優勢所在,主要還在於自己的心態,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

3.在網絡中找些健康的樂趣。利用網絡來查詢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還可以學習用一些軟件,製作幻燈片、動畫片賀卡等,體會網絡帶來的健康樂趣,也有助於自己電腦操作的水平提高。

4.多替他人著想。青少年們大都是一心想著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生活,就像是幹涸的土地那樣貪婪地吮吸著水滴,不會為了使周圍人歡樂而放射出一絲光芒來,一心隻計較自己的利益,這樣的心是自私而空虛的。青少年應該有一種崇高的激情和誌向,凡事多想如何為他人創造幸福和快樂,就會理解民族和祖國的尊嚴為何物,也會體驗到個人與神聖的東西相輔相成的美好感覺。在幫助他的過程中體會自身的價值所在,才是最快樂的。

5.給自己製定計劃。青少年一定要製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否則,就不是你控製網絡,而是網絡控製你,你就會變為網絡的奴隸。每天漫無目的地玩下去,生活就很容易由於沒有目標而放縱,導致心理也會越來越自閉,在疲憊、麻木、厭倦的心情中學習和生活,隻會一事無成。一個毫無目標的青少年說:“每天放學後都隻是上網玩遊戲,過著醉生夢死的懶漢生活,連自己都覺得難受,也不想與人講話,感覺他們都不理解我的想法。雖然知道有一天還是要麵對現實的,但心裏卻有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心裏沒譜兒。”

所以,訂一個清晰的學習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計劃,青少年自己就知道每天要做什麼,並且,這個計劃一定要有可操作性,目標要切合實際才行。不要放縱自己,每天按計劃生活,時間久了,當計劃變成習慣後,生活也會充實而快樂起來,自然就會遠離網絡所帶來的自我封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