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處於精力旺盛時期,其學習能力和接受親事物的能力都很強,好奇心和表現欲是青少年共有的特征。鼠標一點就有生命死於自己手中,可謂是網絡遊戲的刺激之處,也是沉溺於遊戲中的青少年喜歡玩的最直接的原因。網絡是虛偽的,取了他人的性命也是假的,是不用付法律責任的,但現實中若是如此,必定會受到法律的製裁。雖然在遊戲中消滅的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但對其思想的毒害是不能小看的。

4.情緒的易激性。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青少年產生激情。當激情爆發時,其往往會不顧後果放縱自己。如青少年在鬥毆時,他們的虛榮、逞強、英雄心理讓其動刀動槍,瘋狂不已,不把對方打敗或打死決不停手。一旦激情過後冷靜下來,一般都會對當時的行為感到後悔,如果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也會產生恐懼心理。

5.情緒的外露性。青少年的情緒極不穩定,常會表現出喜怒無常,高興時會手舞足蹈、得意洋洋;憤怒時則十分殘暴。如果有人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反麵評論或是做出製止行為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輕者頂嘴打罵,重則要人性命。

6.青少年的冒險性。例如,有青少年說:“我知道偷竊是犯罪行為,但要享受快樂,就不能怕擔風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為了弄到錢,冒點風險還是值得的。驚險過後的快感是很爽的。”在青少年談到自己的違法行為時,都會提到冒險心理。他們認為,在冒險前有著不同程度的擔憂,但為了享受,便會下狠心,沒什麼大不了的,豁出去了,擺不定就聽天由命。青少年的冒險心理,雖然有時會得逞一時,但最終還是逃不出法律的製裁。

青少年要意識到網絡遊戲帶來的影響和傷害

1.時間的浪費:遊戲開發者和網吧經營者為了吸引人們長時間的留在網絡,會在遊戲中設置許多的陷阱和關口,這讓遊戲者一步步沉迷於其中,有時甚至會通宵達旦,為此而浪費許多寶貴時間。

2.金錢的浪費:所有的網吧都是要收費的,而作為一名沒有經濟收入的青少年沉迷於網絡之中,這無疑於會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

3.身體的損害:上網時間過長,對青少年身體帶來的損傷是不容忽視。青少年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在上網時,隻有手指在不停地點來點去,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特別是對眼睛的危害,網絡流行開來後,我國青少年近視率也逐年呈直線上升趨勢,整天沉溺於網絡實不可取。除此外,青少年沉迷於網絡遊戲中,其左前腦發育受到傷害後,就會進一步影響到右腦發育,會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或導致心理疾病。

如何避免暴力傾向

網絡技術的發展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裏,也給社會帶來了深刻性的影響。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網絡遊戲有95%是以暴力和槍、殺鬥為主要內容的,並且越“血腥”的遊戲越受青少年的歡迎,而由此而引發的一係列問題,如逃學、暴力行為等。事實上,網絡遊戲的背後,那種隱蔽的可怕思維在慢慢侵蝕著青少年的思想,若任由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如果避免青少年在遊戲中染上暴力的思想呢?

1.加強自身法律意識。青少年由於涉世未深,對法律常識的了解非常缺乏,法律意識也較為淡薄,對自己行為的正當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他們往往以為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當受到法律製裁時才恍然大悟,但是卻已晚矣。

2.加強人生觀的理解。人生觀是指一個人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態度。青少年的認識水平較低,對許多人生問題的了解非常模糊,也很有限,有甚者會達到顛倒是非的地步。青少年錯誤的人生觀的核心有兩點:江湖義氣和享樂主義。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英雄觀,隨心所欲的自由觀,在這種黑白不分的人生觀的支配下,青少年怎能自控自己的行為。

3.全麵的認知機構。認知機構是指一個人在感知和理解的客觀現實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結構。青少年的認知結構有限表現在:一是時間上,要把握好事物或現象與它的過去、未來聯係起來,不要孤立地對待認知對象,這樣容易影響眼前的事物,同時,對認知對象所在的時間領域和其他事物或現象要做好比較,這樣才不會產生認識的片麵性和局限性;二是自覺性、預見性和內省力的加強,這樣在處理複雜的事務時才不會有困難;三是控製自己的情感和不良情緒,做任何事時千萬不可意氣用事,否則在有不良傾向欲望時,才能自我抑製。

人生如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河,現實中的每個人就像是河中的小魚,從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的那一刻起,每個人的生命就被親人細心地嗬護起來,這份愛就像是那奔流不息的河中的水流,時刻伴隨著我們成長,在這份濃厚的愛的滋養中,我們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理由輕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虛度寶貴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