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打擾您!”這位年輕人喃喃說道,“但我今天來晚了一步,剛才沒有能夠采訪到您,如果明天紐約每家報紙都登出了訪問談話,而隻有我沒有,我可不願被炒魷魚。”
“你雖然煩人,但我不希望你為我而惹上麻煩。”愛因斯坦博士回答說,“進來吧,我會回答你那些愚蠢的問題。”
他還沒來得及把房門關上,又有另外一位年輕人溜進艙房來。在愛因斯坦發表談話時,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匆匆為他畫了幅素描。畫完之後,畫家把畫像拿給他看,並請求他在畫上簽名。愛因斯坦猶疑了一會兒,他相當生氣,因為他特別痛恨這種素描。但他卻喜歡寫寫打油詩,這時也忍不住手癢。
這位“相對論”的作者向記者借了一支筆,然後在畫紙上迅速寫下一小段評論,大意是說:
你所看到的這頭肥胖的豬,大概就是愛因斯坦教授本人。
這兩個年輕人歡天喜地離去了。愛因斯坦轉過身子看著他的妻子,扮了一個鬼臉。
“我還說過不接受訪問呢,”他歎了一口氣說,“我恐怕沒法在紐約過個寧靜的假期了!”
果然,這個“假期”被證明是最累人的一次。最開始是在市政廳舉行的一次正式歡迎會。參加這次專門為愛因斯坦舉行的聚會的人,有市長華克、德國領事、洛克菲勒、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巴特勒博士等。
巴特勒在致歡迎詞時,形容這位來訪的科學家為世界樹立了一座“智慧的燈塔”。愛因斯坦很高興巴特勒在演說中強調的國際主義。巴特勒說:“他(愛因斯坦)所統治的領域並不受高山大海的限製……他的聲名遠播之處,以及他的權威所行之處,既沒有飄揚任何一麵國旗,也沒有通行哪一種特定語言。這是一個至高的理想,每個民族的男男女女,不管尊貴或卑賤,在他的國度裏,都一視同仁。
“人類一向急於尋求光明及領導人,以便能更為妥善地處理人類所麵臨的嚴重問題及困境。在現在這一時刻,我們聰明而堅決地舉手向這位影響力超乎一切的人致敬。這位來訪的思想君王和這些神秘的思想、關係及方式有直接關係,也唯有天才人物,才能清楚了解及完全遵循。”
巴特勒校長向大眾說,愛因斯坦已經拒絕了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邀請,因為他思鄉心切。那位德國領事聽到這話,禁不住露出驕傲的笑容。當樂隊演奏起德國國歌時,愛因斯坦突然懷念起故鄉來。他十分反對德國日益抬頭的軍國主義,但在那一刻,他覺得德國將永遠是他的祖國。
愛因斯坦原以為,在紐約這種大城市裏,他應該不會受到注意。可事實卻是,不管走到哪兒,都會有人認出他來,照相機也一直不斷跟著他哢嚓作響。他去參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大批群眾緊跟著他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他根本無法欣賞博物館內的藝術品。他被安排去參觀唐人街時,也是同樣的情形。他去劇院看歌劇,引起觀眾注意的也是愛因斯坦,而不是劇中的女主角。在表演途中,全體觀眾站起來鼓掌歡呼,逼得愛因斯坦也隻好從他的包廂中站起來,揮手向觀眾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