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我?沒有可能!
封麵故事
魏楠工作室Trailer Movie
★主營業務:電影預告片
★成立時間:2010年8月
★規模:40人
★升級模式:
堅持高價,高價出精品,精品出品牌
“一直特別忙,新婚那個晚上都在工作室裏,”魏楠說這話還是在兩年多以前,他口中的“工作室”就是當時剛剛成立不久的、全亞洲第一家是有營業執照的、專門製作電影預告片的Trailer Movie。如今,魏楠已經不太願意再用“工作室”來稱呼Trailer Movie,取而代之的是“公司”,所謂升級,從字麵上就讀得到。
盡管沒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但他依然是這裏唯一的、絕對的核心,圈裏人談起預告片,大多會用“魏楠那兒”來替代英文的Trailer Movie,工作室的品牌也是他的個人品牌,就像很多電影導演會在影片開始前或結束後打出“某某作品”,Trailer Movie出產的電影預告片也都深深地烙著“魏楠作品”的痕跡。
每天下午兩點,是魏楠開始工作的時間,他會先扮演領導,在七八個剪輯室兜上一圈查看進度,然後進入統籌角色,麵對不同的訴求,周旋在製作人員和客戶之間,之後是乙方,進行一些不可避免的應酬,直至深夜,回歸到自己,騎上哈雷繞一圈二環路,“可以放鬆,什麼都不想”。
如此的生活,對於四年前的魏楠來說,是幾乎無法想象的。
童星出身的魏楠星途並不順遂,在影視圈兜兜轉轉後最終放棄表演,在一家做剪輯特效的公司幹起了影視後期製作,那一年,他19歲。之後他還去了趟香港學習剪輯技術,2005年,魏楠自立門戶成立了一個小工作室,一共三個人,接一些廣告製作的活兒,一個月能賺5000到8000塊,上下班自由,不用四處出差,這樣了日子維持了4年。
但是,老是剪廣告讓人越幹越沒勁。在此期間,他找到了給張藝謀拍紀錄片的女孩羅莎莎,在羅的引薦下開始給張藝謀剪《千裏走單騎》。那次試水並不成功,結束之後又灰溜溜地回去繼續維係著整個工作室的存在,偶爾會想盡辦法自己找電影來剪,“都是免費的,但免費的人家都不讓你剪!”魏楠說。
盡管《千裏走單騎》的那次合作並沒有給魏楠帶來直接的轉機和改變,但至少讓張藝謀認識了他,這個巨大的收獲終於在2009年開始顯露作用。
那一年,魏楠花了快一年的時間為小成本電影《倔強的蘿卜》製作了預告片,那也是他做的第一部電影預告片,“沒賺到多少錢,弄完我都準備轉行了。”而就在這時,張藝謀找到了他,讓他給自己的新片《三槍拍案驚奇》做一個廣告,“電影你懂點兒,廣告你幹了小十年了,對營銷你也明白,你來幫我賣電影。”抱著做完這最後一個片子就撤了的心態,魏楠接了這單活,結果,《三槍》的電影本身讓張藝謀挨了有史以來最多的罵,但《三槍》的預告片卻讓魏楠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事業方向—電影預告片製作。
隨後,《西風烈》《刀劍笑》《唐伯虎點秋香2》等影片紛紛找上門來,但那時的魏楠工作室隻剩倆人,隻能做剪輯,聲音特效都得外包給其他公司,自己做總包方。他給最初的十幾部片子定下了一個市場價:“美國預告片是一部25萬到75萬美元,也就是大約三五百萬人民幣,我當時定每部30萬人民幣,客戶都很認可。”
2010年,魏楠叫上一塊做聲音特效的哥們兒,用自己之前賺的錢再加上借來的一兩百萬,成立了自己的預告片工作室Trailer-movie,辦公區從70多平方米跨越為1000平方米,有3個錄音室、8個剪輯室、2個配音間,還有一個5.1的豪華錄音棚。“光購買一款軟件就花費295萬,這是全球通用的高端電影軟件。”魏楠強調,他的軟件都是正版,並且他所搭建的40人團隊也完全參照好萊塢專業預告片公司的架構:包括剪輯、音樂、二維特效和三維特效、製片等部門。此後,和張藝謀再度合作《金陵十三釵》的預告片製作徹底奠定了魏楠在這個領域中的江湖地位,也讓預告片成了整個電影產業中最炙手可熱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