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個體戶的快樂
封麵故事
微博蛋糕工作室
★主角:趙新
★主營業務:蛋糕及相關甜點
★成立時間:2012年
★規模:1人
★升級模式:
私人定製+“人肉快遞”,積少成多
早上八點,當上班族衣著體麵地拿著公文包行色匆匆趕去上班時,趙新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和每個西點師一樣圍上圍裙,戴上帽子,走進廚房做蛋糕。不過,工作地點卻在自己家,上海盧灣區一棟尋常的老式居民樓裏。
這是趙新的私人蛋糕工作室。小複式的房子,130平米左右,樓上書房兼臥室,樓下是廚房,誘人可口的蛋糕就在這間20多平米的空間裏新鮮出爐。“猴子玩—Dean”是趙新的私人微博,他幾乎每天都會刷新微博,秀出自己“新設計”的蛋糕,接受網友預訂,轉發客人的微博,分享他們的蛋糕故事等等,已然成了線上蛋糕工作室。“每天工作很累的時候,打開微博看到客人分享他們的蛋糕故事,我覺得就很開心”。
趙新的一天從蛋糕開始,微博結束。根據微博上客人的預定,頭天晚上準備好蛋糕的毛坯,第二天早上根據成品或是半成品的毛坯做一些蛋糕的裝飾,接著在微博或是通過電話聯係和客人確定好配送的時間。蛋糕當天售賣,每日限量供應八個,需要提前兩天在微博預定。
需要配送的客人,約好碰麵的時間地點,趙新會搭乘地鐵親自“人肉快遞”,環保出行,“蛋糕的包裝盒是牛皮紙印刷,也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我認為那樣不夠環保。雖然我不能夠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大的倡導和作為,但我情願用自己微小的努力去影響身邊能影響到的人。”
在“微博蛋糕”工作室成立之前,趙新是一名IT男。先是在微創(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當工程師,後跳槽到諾基亞西門子當程序員,這兩家都是IT行業很不錯的公司。說到為什麼放棄高薪的工作轉投做起了蛋糕,要從多年前的一個“餛飩攤”開始。
2005年的冬天,租住在靜安寺附近的趙新,常常會在晚上外出覓食,一個女孩子獨自打理的餛飩攤成了他最常光顧的宵夜。“每天晚上八點出攤,淩晨兩點收攤,熟悉了之後和她聊天才發現一個餛飩攤竟然能賣出200碗,一天能賺800元”,震驚之餘,趙新開始思考“我覺得應該有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規則,在美國,有的藍領確實比白領還掙得多。”
喜歡蛋糕的趙新,先後去了麵包新語和一家五星級酒店的西點部專門“偷師學藝”學做蛋糕。“師傅在做蛋糕的時候,手一動我就偷偷的瞄一眼”, 有了這些手藝打底,趙新作為一個“準蛋糕師”很快完成了自我升級。工作之餘買來製作蛋糕的需要的基本工具:磅秤、量杯、擠花帶、擠花嘴、打蛋器、篩網、刮刀、蛋糕旋轉盤、蛋糕模具等等在家做起了蛋糕,“剛開始隻是送給朋友試吃,後來朋友的朋友找我來買,然後我就想到了可以嚐試著微博上賣蛋糕。”
一年前辭去工作,成立了自己的私人微博蛋糕工作室。“因為製作蛋糕的工具都是自己早些年買來的,啟動資金大概隻花了幾百塊錢”。藍莓芝士拚香蕉椰子蛋糕、車厘子黑巧克力、白巧克力榴蓮蛋糕琳琅滿目的蛋糕結合時令推出具有季節性的蛋糕,受到了很多客人的喜愛和追捧。“有一天,我的客人在微博上@我,說我的榴蓮蛋糕改變了他的外公和老爸從不吃榴蓮的習慣”。
就這樣,沒有特意做任何營銷以及推廣的“微博蛋糕”火了,從固定的幾款蛋糕到蛋糕種類漸漸豐富、製作難度提高,再到如今推出其他甜品諸如巧克力、曲奇、冰淇淋、牛軋糖等等,趙新的工作室還在不斷升級,他自己準備了一係列的餐飲計劃,上海的微博蛋糕實體店目前正在籌備中,一個自媒體平台上的虛擬工作室很快將被一份實業所取代。
健康的食材
一個人做一個人的生意,趙新無比看重質量,“這些食材大部分從麥德龍選購,采用了頂級的食材和乳脂奶油,裏麵的一些水果也是自己處理的,不含反式脂肪酸、香精、防腐劑,我想要我的客人吃到放心安全的蛋糕”。這些蛋糕的售價平均在100元到200元之間,遠遠低於品牌蛋糕店,“每天的收益也就幾百塊,夠自己生活了”。
落地北京
5月中旬,趙新來了趟北京,“因為很多北京的客人想要吃到蛋糕,我就考慮是否能在京做一個實體的甜品店,”趙新說,“我希望我的蛋糕更加具有人情味兒,而不是一個個預售的商品,倡導食品安全,環保,我想做成日劇《深夜食堂》那樣的,與更多的人分享蛋糕故事,豐富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