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長田老實人的勝利(1 / 3)

王長田老實人的勝利

人物

作者:張瑩瑩

隻用了八年時間,王長田把光線從電影圈中默默無聞領至“票房不錯、

口碑欠佳”的分岔口,又憑借《泰囧》和《致青春》火爆票房成為國內最大電影公司,

他覺得這成功來得晚了一點,但這是老實人唯一的勝利方式:認真做事,並且堅持。

光線影業老板王長田正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去年,光線出品的《泰囧》爆得12.6億票房,令王長田一鳴驚人;最近《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狂飆,出品人王長田再度引發關注;正在熱映的《中國合夥人》由他發行,口碑頗佳。涉足電影業8年,行事低調的王長田,此時已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來訪者絡繹不絕,他隻能抽出午休的半個小時來接受采訪。雖然時間緊促,他仍然耐心地給每個人泡上茶,這等瑣事何以要勞煩他?王長田說,“我怕他們弄壞了我的好茶”。他花了六分鍾來講述這一愛好:經常抽出一個下午到馬連道(北京茶葉銷售聚集地),一家一家、一款一款地喝過去,跟老板們都混熟了,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到好茶;沙發邊上一個白色立櫃裏都是茶葉,他甚至一屜一屜地拉開展示自己的收藏。這樣的時刻,王長田顯得輕鬆、愉悅。

此前他在業內有“駱駝”的稱號,意在說明他的吃苦耐勞,隱忍厚重。他不常接受采訪,而當逮到機會,記者們常會不留情麵地追問他“為什麼光線出爛片”。當然,今時今日世界已不同,他倚在沙發裏,姿勢放鬆,“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確沒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話鋒一轉,態度決絕。擁有《泰囧》這一史上最高票房的華語電影,王長田再也不用擔心沒有代表作,他頻頻提到“成功”一詞,你很容易就發現,相較以往,他的言談有了強大底氣,最終因為談興頗濃,他主動將采訪延長到一個小時。他並不掩飾自己認為這成功來得有點晚了,但事實上,這是屬於老實人的勝利方式。

有時高調有時隱形

王長田率先問記者:“你看《中國合夥人》了嗎?”

他並不需要回答,因為采訪這天這部電影尚未公映,他是為了引出話題,“我覺得這是最近中國最完善的電影,拍攝、表演、剪輯、音樂……都是目前華語電影最高水平,它拿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覺得丟人。”

這個評價可能有點偏高,但對王長田來說,這是他的任務—他負責發行這部電影。此前《中國合夥人》片方找了王長田多次,希望光線來發行,擔心與《致青春》檔期衝突,王長田最初沒有答應,但二十幾天前,看了《中國合夥人》粗剪版之後,他決定和中影聯合發行,同時立即對電影原本的宣傳策略做出調整,摒棄它原本“商戰片”及“新東方宣傳片”的印象,提出了“2B青年經過奮鬥可以成就NB的人生”的口號,又提出《中國合作人》是《致青春》的“長大版”,“最好兩片連看”。

對《中國合夥人》目前的火熱,王長田功不可沒,這是他的態度:盡力做到職業,包括見縫插針對媒體不遺餘力地宣傳。他曾專門告誡光線員工,按一般的道理,你在私人媒體上評論一部電影的好壞是沒問題的,但當我們是一個電影公司,你最好隻說自己的電影好,而不要說同時段競爭公司的電影不好,“這會給人落下口實”。為了宣傳自己的電影他可以高調,譬如在《致青春》上映時,這位鮮少提及私人生活的老板在微博上自爆大學時代與校花跳舞摔在舞池中央以及為了爭奪學妹晚上約架,顯得十分敬業,但在一些場合他又努力“隱形”,采訪前一天晚上的《中國合夥人》全球首映禮,王長田刻意沒有走紅毯,他覺得發行者該居於幕後。

從彎路走向頂峰

當然,王長田也謹慎地承認,“走過一段彎路”。光線涉足電影行業,最初的切入點是為張藝謀的《十麵埋伏》做貼片廣告,但最終他發現空間很小。第二次嚐試,他買下小說《英格力士》的版權,希望和陸川合作,關於這部片子籌備的新聞傳了一陣子,很快銷聲匿跡。王長田的總結是它太文藝,又涉及“文革”這一敏感點—並不是他想要的片子。

作為一個商人,王長田迫切需要證明自己賺錢的能力。2005年,光線與博納一同發行《傷城》,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衝擊下拿下8000萬票房,被稱為奇跡;王長田有了信心,兩年後,光線獨立發行《女人不壞》,同時開始投資電影,最早兩部參與投資的《導火線》和《鐵三角》都進入當年國產片票房前十。

王長田當時的策略,是跟香港導演合作,放眼那時的國內電影圈,他找不到合適的合作夥伴:馮小剛已經是華誼的招牌,張藝謀跟張偉平還沒有要掰的跡象,寧浩用兩部“瘋狂”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價值,但始終未能上映的《無人區》讓人不敢大意……北上的香港影人拍光線想要的商業片更為順手,有這層信心,光線獨立投資1.2億,出品《精武風雲》,票房2億屬於“尚可”級別,但口碑不佳。

此後“票房不錯、口碑欠佳”幾乎成了光線電影的魔咒,《花田喜事2010》《全城戒備》《畫壁》等電影均屬此類,這就是王長田口中的“彎路”,“當時有些項目是不成熟的,有些人是不夠負責的,生產出來一些口碑不太好的影片;商業談判又處於不平等位置,有些合同談得很傻。電影被人詬病,商業上又吃虧。”商業方麵倒不是最困擾他的,大部分電影光線賺了錢,賠得最厲害的一年也隻是一千萬,但王長田需要一種智力和品味的尊重,“任何一個生意人最怕被別人罵是個傻子,生意失敗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智力有問題就沒有可能做好生意了。”王長田的弟弟王洪田曾說,在某個具體領域沒能做到行業頂尖是王長田心裏的結,“如果光線做了一兩部《泰坦尼克號》這樣的片子,你看他出去說話底氣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