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口罩有名無實
真相
作者:李穎
隨著我國霧霾天氣逐漸趨於常態化,各種標榜著對PM2.5有防護作用的口罩紛紛登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抗霧霾天的主要“武器”。然而有專家表示,市麵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屬於概念炒作,噱頭大過實效。
隨處可購買
記者調查了解到,當前防霧霾口罩價格從一兩元到三四十元不等,材質也包括了棉紗、活性炭等多種材料。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商品市場時發現,各種各樣宣稱能“抗PM2.5”的口罩都在熱賣。在一家出售帽子圍巾的攤位外,一字排開擺著很多色彩豔麗的卡通口罩,售價12元一個,口罩旁邊豎著一塊牌子,寫著:時尚靚麗口罩,防PM2.5。
記者花10元錢買了一個彩色格子的口罩,拆開後發現這個口罩由3層棉布製成,且口罩邊緣有脫線現象。這樣的口罩不要說防護作用,就連基本的衛生也保障不了。然而就是這樣的口罩,不時有學生和白領選購。“醫用口罩效果不錯,但往往不被年輕人喜歡。”專家如此說。
在藥房,有防護作用的口罩銷量倍增。據一位藥店的藥師介紹:“最近醫用或一次性口罩比之前賣得好,我們也會建議一些對冷空氣、差空氣過敏的患者出門佩戴專業口罩,尤其是有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還有老人、小孩和孕婦等特殊人群。”
網絡上,PM2.5口罩也同樣熱銷。記者登錄多個購物網站發現,賣家們為銷口罩而打的“PM2.5”標簽可謂鋪天蓋地,且款式、型號多種多樣。但不管是防顆粒物型、防甲醛型,還是防異味型或活性炭型,賣家們都標榜其所出售的口罩具有“防霧霾”的特殊功能。
記者在淘寶網輸入關鍵字“PM2.5口罩”,分分鍾便搜索出3.09萬件商品,既有醫用口罩、工業口罩,也有包含濾層的口罩,其中又以活性炭芯片和醫療用N95口罩最為常見。此外,一些宣稱具有自主開發的超微過濾技術的口罩,也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
活性炭防PM2.5並無針對性
防霧霾口罩究竟有沒有效果,是消費者心頭上的一大疑惑。“感覺效果挺有限的,汽車尾氣啥的,都能聞得到,隻能說是比一般幾塊錢的稍好點兒吧。”消費者李女士兩個月前曾花了35元買了一個口罩,但感覺效果很一般。
而網上各種實驗似乎也難以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比如流傳較廣的兩個實驗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一個說活性炭效果最好,一個說活性炭口罩完全不靠譜。這讓本來就眼花繚亂的消費者再次墜入剪不斷理還亂的謎團中。
淘寶網中一款售價25.8元的“個性活性炭口罩”銷量最高,累計售出件,僅最近一個月便成交99041件。
該口罩產品在介紹中援引一篇《防霧霾:戴活性炭口罩最管用》的實驗報道,並展示英國ITS實驗室檢測報告等材料,稱自己的產品“過濾效果好”。
而另一款銷量火爆的某品牌“加厚保暖秋冬防PM2.5防塵抗菌口罩”則針鋒相對,同樣援引了一篇《活性炭口罩攔截PM2.5不靠譜》的實驗結果為自己助力。該口罩產品在介紹中稱,其采用的超微過濾技術由公司自主開發,並“經過美國尼爾森機構權威檢測”,“可以有效過濾PM2.5空氣顆粒”。
記者在《普通脫脂紗布口罩》標準中發現,檢測不同的參數是否達標,都需要使用規定的量具、試驗方法,具體操作時對溫度、濕度等都有要求。而並非像流傳的實驗中那樣,用簡單的儀器就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單從活性炭這種材料來看,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豔表示:“活性炭口罩可能會有一定效果,但用活性炭防PM2.5並無針對性。”王豔介紹,活性炭的確有吸附效果,但是主要是針對有味氣體而言,而PM2.5是一種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