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合資品牌向下延伸還采取了降價的方式。2012年,小型車本田飛度全係降價1萬元,直接致使其2012年銷量大漲70%。今年11月份,豐田威馳銷量接近1.3萬輛,而其前10月累計銷量還不過2200輛。原因是新威馳上市,整體價格下調近2萬元。同樣發生較大變化的小型車還有豐田致炫(豐田雅力士更名),價格較老款車型下調近2萬元。

豐田此次主導的小型車價格大幅下調,由於是在11月份進行,其對小型車市場的影響尚未充分體現。相信在2014年,小型車市場的其他車企也必將采取相應的降價措施。這對自主品牌小型車來說,特別是持續下滑的夏利,將是雪上加霜的作用。

日係車要打破平衡

在經曆了2012年的“釣魚島事件”後,日係車在華銷量大跌。但自今年9月份起,日係車開始大幅反彈,整體銷量較2012年將有一定增長。苦日子過去後,日係車企開始反思在華戰略,並已經做出了調整。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的利潤率遠高於其他成熟的汽車市場。而這種利潤率,實際上是各跨國企業平衡的結果,與自主品牌車企關係不大。在這種平衡的狀態下,日係車企發現受益最大的是德國大眾。大眾不僅在中國獲取了最大的銷量,同時也成為同級別車中價格最高的車型,更有一幫忠實的“神車黨”追捧大眾。大眾,已成為豐田為代表的日係車拓展中國市場的最大障礙。隻要這種平衡存在,日係車得到的始終不會比大眾多。更可怕的是,大眾這個對手變得越來越強大。事實也確實如此,自2011年起,大眾在中國市場遭遇了一係列危機,但都未對大眾的銷量帶來一絲影響。

與此同時,美係車、韓係車近幾年得到的利益也開始超過日係車。是保住利潤還是要保住銷量?日係車不得不做出抉擇。性價比最高的日係車,在平衡的局麵之下,其優勢將被蠶食殆盡。因此,打破這種平衡,是日係車的唯一選擇。豐田、本田的降價,正是打破平衡的最直接手段。而小型車市場,也是其最佳的選擇。

自主品牌的苦日子仍將繼續

合資車企將在2014年“大打出手”,價格戰在所難免。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雖然部分車企已經具備了向上前行的實力,但這仍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以減少消費者的偏見,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同時,更多的自主品牌車企將麵臨被整合的命運,在這期間他們的銷量仍將下滑,拖動自主品牌整體份額的下滑。

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將突破2100萬輛,增幅超過10%。但自主品牌仍是大好形勢下的輸家,1-11月乘用車市場占有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30個百分點。2014年,麵臨著合資品牌更為激烈的競爭,自主品牌的苦日子也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