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立德樹人使命 培育明德守禮少年
管理智慧
作者:浦繼豐 陳曉軍
【摘 要】無錫市南長街實驗小學以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校主要德育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依托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成長空間,突出基本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通過宣傳先導、多點實踐,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為習慣。
【關鍵詞】立德樹人;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9-0051-02
【作者簡介】浦繼豐,江蘇省無錫市南長街小學(江蘇無錫,214000)校長;陳曉軍,無錫市南長街小學。
習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對於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書記特別提出了“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的十六字要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於人人參與,人人實踐。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於實踐,在於每一個師生的自覺行動。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持續開展了“明德少年守禮儀”係列自主教育實踐活動。
一、宣傳先導,營造守禮氛圍
活動前期,學校通過“明德講壇”,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江蘇省文明委《關於在全省開展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意見》的通知精神,解讀小學階段“八禮四儀”教育的詳細目標和具體規範,並要求每一位教師將禮儀目標貫穿到日常生活和教學中。開學第一周,學校大隊部發布“明德少年守禮儀”活動宣傳海報,在學校大廳展示一周,將活動主題和主要內容廣而告之,讓每個孩子知道本學期的德育培養目標。德育處通過集體晨會向全校師生發出文明上學、文明用餐、文明行走、文明如廁的倡議。
在活動的各個階段,學校通過及時評價、擴展宣傳進行持續引導,保持活動的“熱度”,讓學生始終感受到文明守禮的氛圍。
二、多點實踐,注重守禮細節
學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文明禮儀訓練內容確定為上學之禮、行走之禮、用餐之禮、如廁之禮四項,並在實踐活動中穿插訓練集會之禮、觀賞之禮和遊覽之禮。引導學生通過編歌謠、尋亮點、樹榜樣等形式聚焦細節,讓一個個行動成為習慣。
1.傳唱自編歌謠,關注行為禮儀細節
“筷子勺子不亂敲,不挑食也不剩飯。”“小書包,肩上背,相信我,能做好。”“媽媽再見老師好,小紅領巾懂禮貌。”各種文明禮儀歌謠在南長街小學的校園裏廣為傳唱。我們發動孩子自己創編兒歌,並通過班級評選選出獲勝作品,利用放學排隊等時間進行全班誦讀傳唱,加深印象。學校大隊部同時組織開展“明德守禮歌謠創作比賽”,貫穿整個學期,結合學生投稿和班級推薦進行評比,並在六一節期間進行頒獎,舉辦獲獎作品展。歌謠的創編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關注禮儀細節的過程。
2.卡通夥伴“楠楠”,伴隨成長每一瞬間
卡通動漫形象“楠楠”是南小孩子的知心夥伴。在整個活動中,學校充分利用這一深入人心的動漫形象,讓孩子體會到,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堅定具體的目標,更需要堅持不懈的行動。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學校以大隊部組織、學生自願報名的形式成立了班級、年級、校級的三級“楠楠誌願服務崗”,在校門口、樓梯口、廁所門口等地進行誌願引導服務。對於在行為習慣上做得好的同學,誌願者們會用相機記錄下來,並將照片貼到班級特色牆、年級文化牆和學校的“楠楠和你習禮儀”文明守禮展板上展示,每周更新。“楠楠笑了”展板展出的是校園裏一周中的禮儀“閃光點”,使學生一進校門就能看到本周的禮儀模範照片,既增加了學生的光榮感,又起到榜樣示範作用。同時,對於校園裏亂扔紙屑、剩菜剩飯等不文明現象,也通過“楠楠生氣了”展板進行勸導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