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現場
作者:庶民
曾幾何時,在中國有這樣一樁罪,叫做“收聽敵台”。據老輩人回憶,在那個年代裏,每到夜深人靜,一些人就擰開短波收音機,或於枕邊、或於案頭,讓耳畔響起那來自大洋彼岸的蹩腳普通話以及吱啦吱啦的噪音。當然,為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煩,此時另一隻耳朵還要保持著警惕。不能否認,在那個歲月,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的確有一些就來自那些普通話並不標準的美國播音員。
後來,沒有了手舉紅寶書的滾滾人流,沒有了高音喇叭的喧囂。記憶中,當街上的人們已經打扮得花花綠綠的時候,所謂敵台的說法漸漸淡了。而像《參考消息》這樣需要“以批判眼光看待”的內部刊物,也流向了市井人家。盡管美國之音仍然在不停絮叨著,但除非發生特別事件的特殊時期,已經很少有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守候著聆聽美國人的聲音了。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隨時瀏覽BBC
和CNN,或者登錄互聯網,“敵台”於是徹底沒落了。甚至就連收聽“敵台”的“話匣子”也被大多數中國人壓在了箱子底兒。
如今,連“敵台”自己都覺得沒了意思,就要散了。也許有人會為“敵台”的結局歡呼,認為這是西方敵對勢力的重大失敗;也許有人會為這樣的結局惋惜;當然,還有一些淡定者—你播或不播,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有德國媒體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什麼時代?應該是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吧,是那個擔心中國人民不夠成熟容易受到敵對勢力鼓惑的時代吧。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樁值得說道的事件,曾在中國人耳邊響了60多個春秋的美國之音中文廣播,在這個新的時代裏需要尋找新的生存方式了。一個“敵台”就這樣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