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肖鷹:我用博客實名發言(1 / 2)

開卷

作者:蔡亞林

{博主名片}

清華大學美學教授、文化評論者。著有《中西藝術導論》、《美學與藝術欣賞》等,評論作品《我為什麼否定網絡文學》《春晚導演莫學“蘇紫紫”》

今年春節之後,肖鷹和姓馬的死磕上了。先是和央視導演馬東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然後又和收藏家馬未都在博客上針對“希臘男性雕像睾丸左低右高說”展開了藝術探討。肖鷹無奈地笑笑:這都是巧合、巧合而已。

坐在我麵前的這個以批評犀利、下手狠、不留情麵聞名的文化評論者,完全沒有他文字中那種盛氣淩人的氣勢,他謙遜、愛笑也愛開玩笑,但是舉手投足間,時不時散發著那種與生俱來的驕傲。我問他天天這麼批評別人、樹敵這麼多,難道沒有壓力嗎?他反問我:“為什麼要有壓力?如果要頂著壓力,就堅決不做文化批評了。”

肖鷹曾經也是一個書齋學者,潛心研究著他鍾愛的美學30多年。2003年,他因為發現年輕同行的一部專著存在不少問題,不期被雜誌邀請撰文批評,堅辭不下,從此破了“隻做學問、不做批評”的“戒”。“這是我第一次批評別人,但真正的文化批評就是從2009年《中國青年報》就小沈陽事件采訪我之後。這種不留情麵、下手狠的批評者形象從那時候開始的。”此後,他批評網絡文學,說那根本不算文學,頂多是網絡寫作;他把阿來、賈平凹、王安憶等人的作品批得體無完膚後,提出了茅盾文學獎應該停辦十年;他還批評小沈陽低俗;他炮轟趙本山“以愚昧作幽默、以低俗做娛樂”;他批評春晚導演……他生猛的言論一次次的掀起輿論風暴。

對此,有人質疑他炒作,想出名,肖鷹聽到這,慢慢地呷了口咖啡,笑了笑,給我講起了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故事—王陽明在年輕的時候注重別人的看法,但到了成熟的時候明白了先賢的人生哲理後,開始放開,不管世人眼光,完全按自己的真心去行事……他死的時候,他的學生問他有什麼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這種境界也是我追求的。雖然我做的事情做得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我是本著自己的真心去做,別人說我炒作什麼的,我很坦然,不需要申辯。”肖鷹說,盡管不介意外界對自己的質疑,但是他很清楚聲望對於一個學者的意義。“聲望是一個學者的立身之本,如果一個學者不愛惜自己的名聲,不積極建設自己的名聲、影響,那根本不是一個學者正常的態度。”

博客天下:最近,你和馬未都針對“睾丸”辯論上了,你一個專業的對一個業餘的,這不是太較真了嗎?

肖鷹:馬未都那篇關於希臘藝術的博文推到門戶首頁,看了標題,我想看看一個收藏家是如何談希臘藝術細節的,本心是取經學習。但看完文章後,我認為,作為一個收藏家,他注重細節,很敏感,值得學習;但他的文章在概括表達對古希臘藝術的理解時,有明顯錯誤,原因是他對古希臘藝術史及其文化精神不了解。

馬未都的博客是“名博”,影響廣大,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在藝術史專業問題上向普通讀者作點澄清。如果馬未都沒有“著名收藏家”的頭銜,他的博客沒有廣大影響,我也許不會就其文中錯誤撰文駁難。也可以說,我文章的主旨不在於辯駁馬未都原文的是非,隻是借題發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談我對古希臘藝術的認知。

博客天下:後來為什麼沒有辯論下去?

肖鷹:這牽扯到隔行如隔山了,他原文和回應文都在爭辯“睾丸的左低右高”。我跟他談藝術,他跟我談睾丸,還談什麼呢?

博客天下:隻是在學術上比較較真嗎?

肖鷹:學術是天下的公器,不允許每個人隨心所欲。如果我信口開河說些不負責任的話,更多的人會來罵我,你這個美學教授是個騙子。在生活中,我不這樣。我是朋友們的開心果,也許你想不到,玩起來,我從來都比我的學生更會“鬧”。屬於不可救藥的“老夫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