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麼血本無歸的總是老年人(1 / 3)

為什麼血本無歸的總是老年人

財富

作者:趙怡瓊

第二屆上海互聯網金融博覽會上,中老年客戶很受歡迎。

近幾年盛行的各種P2P公司,擠滿了前來谘詢的中老年人。在上海各大會展中心舉辦的各類金融博覽會,也是人頭攢動。其中絕大部分,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如果你與其中一位老人細細攀談,他可能會偷偷告訴你,高達12%年化利率的P2P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胃口,他們已經開始跳過傳統P2P平台直接投資企業,這種模式被稱為企業自融。其利率高達年化24%,加上紅包及返點,整體回報率甚至超過40%年化。

常人印象中小心謹慎的老年人,為何會湧向如此激進的高風險高收益投資?

自融的誘惑

今年61歲的趙老伯是一名退休海員,他就是一個自融性公司的投資常客。2014年4月,他在投資P2P公司過程中認識了個“朋友”。酒過三巡,朋友偷偷告訴他一家“廣西興牧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在上海進行融資,利息很高。將信將疑的趙老伯對該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上海分公司位於普陀區某商業廣場,探訪之後,他深信這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20萬元自己的積蓄。

“這家公司是養牛的,屬於農業類,農業是國家政策扶植的。更何況,民以食為天,牛肉總有其銷售市場。這家公司曾經甚至上過CCTV-7魅力城鄉的節目。”這些都是趙老伯深信不疑的原因。即便合同隻有薄薄的一張紙,並且規定了提前贖回需要付高達30%的違約金,趙老伯仍舊義無反顧。

然而,事情並未像他想象中那樣順利發展。由於趙老伯重金投資,他與老伴得以參加公司組織的廣西實地考察及桂林旅遊。在對總公司進行實地探訪後,趙老伯的心涼了半截。

到達廣西桂林後,公司大巴又開了三四個小時,繞過一座座大山,進入公司基地所在地。在這裏,趙老伯見到了宣傳片中的廠棚,卻並沒有見到公司總經理盧祥軍口中的“500頭牛”。細心的趙老伯數了廠棚裏所有的牛,發現這裏甚至都不到100頭牛。對此,興牧源公司總經理盧祥軍的解釋是,我們剩餘的牛群是以農戶承包形式散養在農家。甚至出示了公司與農戶簽訂的部分協議書。

雖然實地考察令趙老伯不甚滿意,但考慮到高額的違約金,在同行的投資夥伴“如果好的公司也不找老百姓融資了”的安慰下,趙老伯隻能穩定自己的情緒,說服自己對公司進行更多觀察。

僅僅一個多月後,當趙老伯再次前往上海分公司所在某商業廣場的19樓辦公室時,卻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這下趙老伯開始著急了,他開始給他的業務員打電話,該公司相關人員卻一律關機。最後他得知,公司總經理盧祥軍已被福建警方抓獲。而此時,盧祥軍賬麵上隻有區區7萬元,根本無法償還他所欠下的千萬巨債。這意味著,趙老伯的投資都將血本無歸。

趙老伯的遭遇並不罕見。73歲的張老伯知道自融公司以後,也覺得這錢生錢的生意是個好辦法。看別的“大戶”投資手筆都不小,他也怦然心動。缺少本金的他未經兒媳同意,將她的錢投入自融性公司。拿了三個月利息後,公司突然跑路,麵臨壞賬的張老伯被即將到來的家庭風暴折磨得無法入睡。

82歲的吳老伯將畢生積蓄80萬元投入自融性公司,得知所投公司無法償還其投入後,吳老伯一氣之下溘然辭世。此時,其子女首次獲悉父親在外的投資。而這樣因為投資失敗,健康狀況一落千丈,甚至一病不起的老年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