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嚇了一跳,拉過孩子問為什麼。
“不改隻是笑話村名字,改了連大人一起笑話!”
那個孩子叫叮當,是窮山溝走出的第一個孩子,在十裏外的村子裏上學。
大家都問,到底叫個啥名字合適呢?孩子說:“就叫牛村吧!”
誰成想那個小名叫牛鈴,大名叫叮當的家夥,竟然成了牛村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他成才了,村子裏才有了向外村人誇耀的資本。
出門辦事,有人問起你是哪個村的?他們就誇耀著,就是出過一個大學生的村子。人們就笑:“現在大學生多的是,你到底說得是哪個村子?”村子的人們這才知道,外麵的世界真得很精彩,而他們每天隻知道跟著太陽早起,伴著月亮休息。誰承想,人家大學生多得數不過來呢。
誰也沒有想到,那個叫叮當的大學生畢業後,放棄了市裏給他安排的一個輕鬆的崗位,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回到到牛城。他在父母親朋驚詫的目光中宣布留在牛城,並當上了牛城的村主任。
他知道要解決牛城的麵貌,首先要把牛城的經濟和教育搞上去。牛城富了,牛城才會有出路。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覺得牛城人祖祖輩輩都養牛,便打算因勢利導,發展養殖業,並把此做大做強。他自費在全國各地考察之後,引進了一批黑白花的荷蘭奶牛。這一批奶牛就像一顆重型*一樣,村子裏的人瞬間炸開了鍋。人們都帶著複雜的心情看著他的重大舉措。養吧,如果不成功怎麼辦,損失誰負?不養吧,別人家發財了,自己還在老路子上徘徊,心不甘啊。牛城人猶豫不決。
他走家串戶地勸說,並聯係好牛奶的銷售市場,幫助村民們貸款,他還將奶牛賒給有困難的村民們。村民們開始不自覺地飼養起奶牛,而原來那種隻會耕地的老黃牛,也慢慢在村子裏消失了。
人們的錢包漸漸地鼓了起來。叮當開始又實行他的第二個改革方案,他要發展生態旅遊,把外地的遊客都吸引到他們的牧場。他引進了一批戰馬,把他們放牧在草原上,生活在都市太久的人們,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騎馬射擊,盡情地揮灑自己的快樂。遊客們還可以自己享受勞動的快樂,親手擠牛奶,現場烤全羊。一個昔日牛糞滿地滾的小村子,現在成了人們羨慕的文明村。
外地人都伸出大拇指誇讚說,牛城是一個小香港,牛城人真牛!牛城就是一個漂亮的生態城嘛!牛城人也笑說,牛城是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