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出征(1 / 3)

剛進入初平三年(192年),細作就傳來孫堅乘勝追擊,被黃祖兵發暗箭射死訊息,剛過去的初平二年(191年)從年頭到年尾大漢土地上就從未停息過戰爭,如今剛迎來初平三年,呂布就接到細作通報孫堅死訊,不由得搖頭歎息,看來今年亦會是戰亂不休。

冀州地界以不安寧,公孫瓚屯兵盤河,袁紹在界橋應戰,雙方在剛剛過去的初平二年的寒冬發生了界橋之戰。公孫瓚倚重的三萬餘白馬義從慘敗與麴義數百先登死士和數千弩兵,公孫瓚軍隊完全崩潰,但此戰雙方卻都沒有造成重大損失。袁紹憑借大將麴義神勇表現重挫了公孫瓚銳氣,成功停止了公孫瓚南侵。

二月初,呂良和隨軍軍師賈詡統率五原數萬大軍與兩湖牧區趕來河套地區的六萬薑族騎兵,合十萬大軍,號稱十五萬漢薑聯軍,在大漢平北將軍兼匈奴中郎將呂良率領下一路順著黃河南下南匈奴牧區平亂。

出征之時呂良痛斥南匈奴於扶羅部騎兵與黃巾餘孽白波軍、黑山軍苟合燒殺搶掠;痛斥南匈奴各部落內訌,國人部殺死單於羌渠。甚為匈奴中郎將,有責任維護匈奴各部利益和匈奴內部穩定,五原發兵南征是為了漢匈兩族和平而戰。

就在朔方郡十萬聯軍南征之時,呂布在五原郡亦率領麾下數千近衛軍離開駐地南下,全軍一人雙馬,準備經西河、上郡直撲司州北地郡。剛出五原郡城之際,老嶽父蔡邕和妻子蔡琰急急忙忙趕了過來,老遠就大喊呂布等等。呂布頗感詫異,命令近衛軍繼續前進,和郭嘉出列向蔡邕迎了上去。

蔡邕氣喘籲籲的道:“奉先,上次你從董卓老賊手中解惑的財物中,老夫在五原郡城參與清理,除了金銀財寶、古物(當時文物稱呼)以外,發現了不少原京都洛陽太學和宮中藏書,估計絕大部分已經被董卓和朝中大臣轉移到了長安城,老夫剛知奉先此次出征是南下長安以防匈奴禍亂朝野,原本還以為奉先要配合你父親南征匈奴。既然如此,老夫懇請奉先進入長安之後想辦法一定要確保藏書特別是孤本的完好無缺,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遠比什麼金銀財寶貴重,如有可能可悉數轉移至五原黃家堡,老夫代為收藏管理,萬萬不可毀壞在戰亂之中。”

蔡琰接著道:“是啊,夫君,藏書中很多孤本僅此一本留存於世,如若被戰火毀壞了那就再沒有了,是我族文化傳承不可承擔之代價,還望夫君重視之。”

呂布點頭,蔡邕、蔡琰兩父女果然愛書如命,蔡邕被貶之時隨身攜帶之物大部分是私藏典籍,就連曆史上蔡琰被匈奴騎兵北擄亦隨身帶了不少書籍,曆史上蔡邕隨董卓逃亡長安亦隨身攜帶了數十大車太學、宮中典藏珍本、孤本。呂布道:“嶽父和娘子放心,我此番南下定當多留個心眼關注此批珍本、孤本,隻要長安有戰亂之虞,我定當竭盡所能把長安之中所有典藏接運出來,北返交予嶽父整理流傳後世。”

蔡邕見呂布慎重應承下來,深知呂布品性的他知道呂布已經把自己的話語銘刻在心,終於放下心中大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對於典藏書籍自己已經做到自己能做的了,悠哉遊哉的粘著胡須道:“現今五原邊塞書院藏書比起中原各大書院,比如潁川書院等,最欠缺的就是書院的厚重、沉寂以及典藏不足,老夫已經委派文和老弟麾下的細作在各州爭相誠邀各地大儒、名士前來邊塞書院指點和交流,最近得信息彙報,荊州襄陽沔南的名士黃承彥已答應老夫邀請,同時亦為了躲避荊州劉表與袁術指使的破虜將軍孫堅之間的戰亂,已經在黃家商鋪安排下北上五原,人老夫請來了,如何把人留下奉先最為擅長,如果此番南下能夠把珍本、孤本帶回,愛書如命的名士們想必會答應留在我邊塞書院,最起碼也能留下一段很長時間臨摹印刷這些珍本、孤本,到離去之時隨身攜帶而去作為自己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