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金樽獎終選回顧(1 / 2)

2015金樽獎終選回顧

金樽獎報道

金樽獎從2009年創立至今,在眾多業內人士的見證下茁壯成長。金樽獎一直在為中國人尋覓符合我們消費習慣的佳釀。這場專為中國人“私人訂製”的葡萄酒盛事,由六位評委組成評審團,他們分別是:美裔香港葡萄酒大師黛布拉·麥格(Debra Meburg MW),獨立酒評人謝德蘭,知名葡萄酒顧問小皮,葡萄酒作家林殿理,勃根第中國官方講師齊紹仁和知名酒評人百嚐。評委們在比賽中堅持全麵、合理、公正的原則為大眾挑選出一瓶又一瓶代表“中國品味”的葡萄酒,致力為大眾提供專業的葡萄酒導購參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評委們是怎麼評價這次2015年的金樽獎吧。

黛布拉·麥格:

金樽獎能前瞻中國葡萄酒市場未來趨勢

評委介紹:葡萄酒大師,葡萄酒作者及演講師。定居香港25年,熟悉中國口味。

2012年被“Drinks Business Magazine”選為世界葡萄酒界第7位最具影響力的女士,被譽為香港最有影響力的洋酒記者。

本次的樣本酒,在品質上取得飛躍性的進步,讓人感到驚訝。酒的品質提升,可以看出如今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越發成熟,葡萄酒消費者對酒的認識也漸漸加深,懂得欣賞來自世界各國的佳釀。越來越多好酒在中國湧現,會前所未有地刺激市場走向國際化的口味。

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市場的變化顯現出其耐人尋味之處。如今中國葡萄酒市場放緩是轉向健康發展的表現。當人們不再迷信於名莊酒,很多中等價位的葡萄酒會在這個時候取得它們合適的位置。

今年金樽獎的評選十分值得進口商以及消費者關注。讓他們前瞻未來趨勢,作出合適自己的最優選擇,讓雙方都更加自信地去購買所需的葡萄酒。

最後,在本次金樽獎上,我很高興見證到《葡萄酒》與《新周刊》、《時代周報》的合作,這樣,《葡萄酒》就能與更多愛酒人士分享金樽獎的成果。

小皮:葡萄酒比賽應向大眾消費看齊

評委介紹:知名葡萄酒顧問,專欄作家,集齊6大國際講師:WSET講師,勃艮第葡萄酒學校講師,波爾多葡萄酒學校講師,A+澳大利亞葡萄酒講師,新西蘭葡萄酒講師,幹邑講師。

我是第一次擔任金樽獎比賽的評委,總體感覺挺興奮的。金樽獎與其他國際比賽最大的區別,就是采用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權威葡萄酒品評體係,同時考慮了市場性價比因素,這保證了獲得提名的酒款是參選酒款中最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以及性價比很高的產品,這將對消費者認識或購買葡萄酒有指導作用。

評價一個獎項成功與否,主要有兩個方麵。第一個是權威性,現在權威性的定義已經開始改變了,權威就是消費者相信你,而不是你有多權威的評委。很多獎項把所有的MW堆砌在一起的意義有限,一個好的獎項的關鍵在於如何讓消費者滿意。另外一個是實用性,對於參賽品牌來說,也許拿獎容易,但消費者對各種比賽獎項早已麻木,進而生產商對葡萄酒比賽的作用開始產生懷疑,會更謹慎地選擇參與哪些比賽。所以,如何把金樽獎的比賽結果拓展到消費者層麵,這是設立該項比賽的一項重要參數。希望明年金樽獎繼續回歸大眾消費,最好能讓消費者親身參與到評選中來,這將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詡德蘭:金樽獎的意義和目的在於幫消費者挑選合適的酒

評委介紹:獨立酒評人,國際評委,擁有在英國、葡萄牙、南非等地的釀酒經驗,lWC校長

我覺得今年金樽獎的酒整體上挺好的,比去年的要好,但我更希望多一點白葡萄酒和桃紅酒能參與其中。因為在配廣東菜方麵,很多白酒是最佳搭檔,比如海鮮配雷司令,或者意大利的白酒都可以配得很好,不是隻有紅酒才是葡萄酒,其實做得好的桃紅酒,配些燒味也不錯。

今年評選的酒以意大利酒為主,有人問意大利酒會不會是中國市場的主流呢?我覺得太早講這個問題了,一方麵意大利有一個特點,它有很多不同的本土葡萄品種,有些消費者不敢選意大利葡萄酒是因為不知道是什麼葡萄品種釀的;另一方麵目前其它國家的酒正在進軍中國,比如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亞等會帶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我覺得不同葡萄酒在每一個國家都可以有一個特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