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金樽獎終選回顧(2 / 2)

另一方麵,今年金樽獎的評選也挺好的,而且跟往年相比,評選活動上多了媒體提問環節,加深了我們與公眾的交流。不過,我希望未來能多一些中等價位的酒來參加比賽,讓消費者來了解一些性價比更好的酒。

材殿理:今年金樽獎酒款、參選酒品質都顯著提高

評委介紹:知名葡萄酒作家、英國WSET葡萄酒與烈酒培訓講師、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校國際講師、西班牙葡萄酒學院認證培訓師、A+Austialia培訓師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擔任金樽獎的評委,今年進入決賽的酒款數量較前幾年有所回落,但品質卻有顯著提高。同時,今年金樽獎的評委討論形式得到明顯改善,評委六人分兩組進行,評委之間均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討論,我覺得這樣對評選結果的把控會更合理。而且,今年的金樽獎活動除了《葡萄酒》雜誌主辦外,還有《時代周報》、《新周刊》等大眾媒體協辦,這就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有關葡萄酒資訊的渠道,非常利於擴大金樽獎的影響。

本次金樽獎評選酒款數量的安排讓評委們都能對每一款酒進行詳細的品嚐與討論,因此每一款酒的評選結果都非常合理客觀。消費者可以放心參考葡萄酒的獲獎和評審意見,更快捷地去選購適合自己口味或預算的葡萄酒。今年評選的酒多以意大利酒為主,是一種市場更為成熟的象征,反映出中國消費者選擇的多元化,但意大利酒是否能成為主流還需要繼續觀察。

而對於電商與傳統渠道的酒商而言,隨著金樽獎在業內的影響力日益增大,酒商可通過金樽獎這種專業性的鑒定去呈現其產品,為廣大消費者所熟知。

齊紹仁:澳大利亞酒喝崩潰了,法國酒性價比低,意大利酒倒不錯

評委介紹:勃根第中國官方講師、勃根第大學釀酒師、波爾多大學釀酒品酒雙修、葡萄酒大學品灑師、WSET RT級講師

我記得以往澳大利亞葡萄酒在每年金樽獎中參選的很多,但今年金樽獎的酒以意大利為主。我認為這次變化,最重要體現出如今的酒商都想換個線路做葡萄酒銷售,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澳大利亞酒大家都喝得崩潰了,沒新鮮感所致。至於法國葡萄酒,它們的性價比不好,選貴的酒出來評比也不是特別高分,反正它們品牌在那,不愁賣嘛,所以今次參選的酒商用了很多性價比高的意大利酒來比賽。

另外,以往的金樽獎因按價位區間來分類,這就導致可能會用300塊錢的澳大利亞葡萄酒跟500塊的法國酒來比,它們可能不是一個風格,難以精確比較。所以最好同一品種同一產區來分組可能會比較清楚。在葡萄酒市場這一塊,我們都說近年來的中國葡萄酒市場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好。其實從數據上看,是非常令人驚喜的,因為成長曲線代表了我們基礎的消費市場是一個暴增性的增長,大家越來越喜歡葡萄酒,葡萄酒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高高在上的飲料。此外,適度飲用葡萄酒在目前變成了非常流行的養生方式,有利於健康,這是有利市場增長的因素之一。

百嚐:金樽獎應該走出國門

評委介紹:知名酒評人,人氣葡萄酒博客主,資深葡萄酒鑒賞家,葡萄酒專欄作家

這一屆金樽獎沒有嚴格地按照價格區分品評的組別,但延續了三人小組的評委組合,很好的模式。和國際比賽相比,金樽獎更貼近中國市場,更直接地摸到中國葡萄酒發展的脈搏。

從這一屆金樽獎的榜單上,消費者可以從入圍以及得獎的酒款看到市場上流行的產區和風格,了解市場導向,作出明智選擇。今年評選的酒多以意大利酒為主,它們的加入酒能豐富中國市場上葡萄酒的品種,但意大利酒是否能成為主流還需要繼續觀察。

另外,通過金樽獎評選出的榜單,電商和傳統渠道的酒商分別可以從中看到市場走勢,了解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點產區和品種,還可以了解消費者口味的選擇,為推廣作出指引。最後,我覺得金樽獎還應該走出國門,將金樽獎推向國外市場,讓更多酒商和消費者了解金樽獎的存在,並在市場上接觸到金樽獎獲獎酒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