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托斯卡納”拯救基安蒂?
安東尼世家的二小姐阿裏格拉在一次采訪中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的家族在長達6個世紀和26代的傳承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很多事情,你最喜歡的曆史是哪一部分?她表示是“從現在往前的40年”,而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她父親皮埃羅擔任安東尼世家的總裁,這樣的回答並非出於女兒對父親的偏袒,而是不可辯駁的事實。皮埃羅不僅使得安東尼世家的公司在這40年內打造成一個龐大的葡萄酒帝國,他和他的團隊還力挽狂瀾,在意大利葡萄酒低迷的時代吞納吐新,為意大利葡萄酒業創造出一派新氣象。
時逢托斯卡納的釀酒文化從傳統的mezzadria體係轉化為土地私有製,所謂mezzadria,即貴族擁有土地,農民租用耕種,兩者分攤收成。在長期的慣例之下,無人願意提高葡萄園管理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二十年內,意大利政府逐漸罷黜了這種體製並重新分配、出售土地,大多數的托斯卡納土地被來自佛羅倫薩、米蘭和羅馬的有錢商人購得。彼時,城市工廠發展繁榮,農民紛紛遷往城市工作,莊園勞動力嚴重不足,機械化和化肥被引進。在戰後注重產量遠勝過質量的大背景下,莊主們把葡萄作為一種收入可觀的經濟作物,於是葡萄園被瘋狂擴張,很多原本適合種穀物的農田也被栽種了葡萄苗。廣受歡迎的葡萄品種多是一些產量極大的桑嬌維賽,這種曆史悠久的托斯卡納葡萄品種在產量得不到控製的情況下很難登大雅之堂,反而,留給外界一種輕浮低劣的印象。酒窖裏的境況更不樂觀,葡萄酒在沒有控溫設備的老舊大木桶內發酵,差勁的衛生條件導致細菌和不理想的酵母叢生,然後被放置在同樣老舊且很少清洗的大栗樹桶內陳年。
1966年走馬上任的皮埃羅知道托斯卡納葡萄酒需要改變,安東尼世家的葡萄酒也需要改變。幸運的是尼科洛為他安排了一位了不起的釀酒師
賈科莫·塔奇斯(Giacomo Tachis),兩人誌同道合,一心求變。他們邀請當時著名的波爾多釀酒顧問埃米耶·佩諾(Emilie Peynaud)前來托斯卡納調查參觀,這位大專家表示“葡萄產量減產,停止在基安蒂配方中混入白葡萄品種,采用幹淨的新橡木桶陳年葡萄酒”是當地葡萄酒疑難雜症的解藥。心領神會的塔奇斯很快將這些建議運用到葡萄酒的釀造上。兩人在品嚐過最新年份的Villa Antinori後,認為佩諾所言非虛,葡萄酒的品質的確有所改善。1971年,他們決定選取位於經典基安蒂心髒地帶的天娜葡萄園裏的桑嬌維賽來實驗一款特別的葡萄酒,該酒在可控溫的桶內發酵,采用“Dumpover'’的先進方式輕柔萃取葡萄汁,引進乳酸發酵,在225升的波爾多型新橡木桶中陳年兩年,並且“大膽地”將非本地的赤霞珠和品麗珠代替經典基安蒂其中15%的法定葡萄品種。天娜的誕生如同石破天驚般驚豔震撼,它打破了托斯卡納釀酒界長久以來幾近沉悶的安靜,標誌著意大利現代釀酒革命的成功,也為一百年前“鐵男爵”製定的基安蒂配方注入了新鮮血液。
實驗在繼續,1978年,天娜葡萄園裏種植的赤霞珠和品麗珠表現極其出色,皮埃羅決定釀造一款葡萄配比與天娜相反的葡萄酒,天娜是75%的桑嬌維賽混合了15%的赤霞珠和品麗珠,而這款酒則采用85%的赤霞珠和品麗珠、15%的桑嬌維賽,由於天娜葡萄園的山坡陽光照射非常充沛,這款酒被命名為索拉雅(Solaia,意為太陽園),索拉雅的受歡迎程度比天娜有過之而無不及。1997年份的索拉雅幹紅被全球權威《酒觀察家》雜誌評為“2000年全球100佳釀”的冠軍,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意大利葡萄酒。
但是皮埃羅和塔奇斯彈奏的樂章,對於當時社會卻是不和諧的音符。根據1967年生效的意大利葡萄酒法規,經典基安蒂的葡萄酒混釀中必須擁有一部分白葡萄酒,顯然“離經叛道”的天娜和索拉雅無法在酒標上標注這個高級級別。皮埃羅並沒有在法規的麵前退縮,他在天娜首次麵世時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最低的法定級別餐酒級別/Vlno da Tavola(1992年才晉升為地區級別/IGT),但由於天娜和索拉雅卓越的品質,其定價比絕大多數的經典基安蒂葡萄酒要高得多。昂貴的價格、貴族的光環加之幾近傳奇的反叛故事很快引起了外界的關注,酒評家好評如潮,收藏家趨之若騖,人們在津津樂道之餘將它們統稱為“超級托斯卡納”。安東尼世家的成功引發了鄰居們乃至幾乎整個托斯卡納酒莊的效仿,當地人似乎終於找尋到了一條可以挽救這片土地的出路。經典基安蒂的福地酒莊(Fontodi)的莊主喬瓦尼·馬內蒂(Giovanni Maneti)就曾語重心長地表示:皮埃羅·安東尼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如果沒有天娜,就沒有金雀翎(Flaccianello,他家的“超級托斯卡納”酒款)。
不得不承認的是,天娜和索拉雅的誕生繞不開西施佳雅(Sassicaia)的存在。在此需要稍微梳理一下馬上要涉及的三大貴族之間的關係。蓋拉黛思(Della Gheradesca)是托斯卡納比薩市的一個名門望族,家族曆史可追溯至11世紀,現在佛羅倫薩四季酒店的前身就是他家的宮殿。至皮埃羅父母那一代,家中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安東尼世家,也就是皮埃羅的母親;小女兒嫁到了皮埃蒙特的一個貴族
羅闕塔家族(1ncisa della Rocchetta)。嫁女兒需要陪送嫁妝,娘家人就把位於寶格利小鎮5000英畝的土地一分為二給了兩姐妹,她們夫家們先後在自己的那部分建立了莊園:羅闕塔家族的聖圭多(Tenuta San Guido)和安東尼世家的古道探索(Guado Al Tasso)。小女兒的丈夫馬裏奧公爵跟當時很多上流人士一樣喜愛波爾多葡萄酒和賽馬,他發現寶格利小鎮的海洋性氣候和礫石土壤跟波爾多有很多相似之處,於是從波爾多引進了優良的波爾多葡萄品種,並將其栽種在聖圭多莊園內一個叫西施佳雅的葡萄園(園名意為“多石塊之地”),後人一度傳言這些葡萄品種出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拉菲酒莊,現已被證實純屬訛傳。起初葡萄園隻有幾英畝,所釀之酒也僅限於家族內部享用。皮埃羅在首次品嚐過西施佳雅後,他強烈建議馬裏奧公爵進行商業化運作,並派遣得力幹將塔奇斯前往聖圭多協助指導。1968年份的西施佳雅首次正式麵世,由安東尼世家負責市場銷售。在1978年英國《Decanter》雜誌舉行的一場名為“傑出波爾多葡萄酒”的品鑒會上,西施佳雅一鳴驚人,連帶著背後原本一名不文的寶格利小鎮也聲名鵲起。
時常會聽到關於到底誰是意大利第一款“超級托斯卡納”的爭論,這裏需要指出的是,“超級托斯卡納”運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打破了經典基安蒂的法定葡萄酒混釀比例,改用赤霞珠、品麗珠和梅洛等法國葡萄品種替代原本15%的本地品種,被迫放棄使用經典基安蒂的DOCG評級,選用標注lGT級別。西施佳雅被公認為意大利釀造的第一款法國葡萄酒,該酒所屬的寶格利產區原本是一片荒蕪的桃子林和沼澤地,也遠離經典基安蒂產區,在上世紀70年代,這裏並沒有任何法定評級,所以西施佳雅並沒有在法定級別上有所犧牲。
今年4月份,意大利總理倫齊赴美訪問白宮,隨行就帶了4瓶意大利佳釀“示好”奧巴馬,其中三款為“超級托斯卡納”,分別為:西施佳雅(Sassicaia)、奧納雅(Ornellaia)和天娜(Tignanello),行家皆知奧納雅最初是由安東尼世家的二公子,皮埃羅的弟弟Lodovico創建的。對於“超級托斯卡納”風潮,皮埃羅的初衷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改善意大利葡萄酒的形象,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純粹地模仿波爾多風格,更準確地說,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令基安蒂重新煥發生機。大小姐阿碧拉曾一語中的評價其父親的經營風格:“打破陳規,用一種國際市場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呈現托斯卡納和意大利傳統。”唯有消費者的注意力被“超級托斯卡納”吸引到意大利葡萄酒上時,才有可能引發他們去探索這個國家其他同樣美味的葡萄酒。以質量為基因的傳奇葡萄酒帝國
當皮埃羅和他的團隊慶祝完天娜的大獲成功後,他並沒有懈怠。而是將公司所有的收入投入到新的酒莊和葡萄園上。在上世紀70、80年代,Villa Antino ri和SantaCristina這兩個大品牌使用的葡萄主要是從酒農處購買而來,質量參差不齊。從1985年開始,皮埃羅用15年的時間連著在托斯卡納各地購買了多家酒莊:先是經典基安蒂境內的碧波Peppoli和帕西諾修道院Badia a Passignano,接著是Montepulciano小鎮的La Braccesca,佛羅倫薩北部的TenutaMonteloro,Montalcin0小鎮的PiandelleVigne,以及靠海地區Maremma小鎮的FattoriadelleMor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