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世家: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
遊喜行天下
安東尼世家是意大利最古老最顯赫的釀酒世家之一,630年的曆史在年輪的流轉之中薪火相傳。在第25代掌門人PieroAntinori的領導下,安東尼世家並沒有被陳舊的經營觀念所束縛,而是在尊重釀酒傳統的基礎上吞納吐新,大膽改革,從而引領了一場曆久彌堅的“超級托斯卡納”釀酒風潮。這個百年世家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聖經》中活了969歲的瑪士撒拉被認為是有文字以來壽命最長的人類,而安東尼世家在26代的傳承之下迄今已有630年的曆史,列居世界十大最古老的家族企業。宋人歐陽修認為真正的世家“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而應光耀後世,沒有盡期,在年輪的流轉之中薪火代代相傳。這也正是安東尼世家的族徽“Te duce proficio”(追求卓越)所蘊含的古老智慧所在。
羅馬帝國時期的意大利城市多按照平麵方形的布局建設,古時的佛羅倫薩城就是一個典型的直角正方形,離阿諾河僅有幾步之遙的安東尼宮殿正好位於這個正方形的90度轉角上,透過三樓的一處窗戶還可以看到不遠處顏色瑰麗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宮殿右手外圍的下方有一扇寫著“VlNO”的木質小門,形如門實為窗,小到隻能遞出一瓶fiaSCo(舊時基安蒂酒瓶,近似球形,外用草編籃子包裹),直到2個世紀前,當外麵有人敲此門時,裏麵的酒窖人員就會在接過錢後遞出葡萄酒,當地人稱此為“酒洞”(buchette del vino)。雖然現在“酒洞”的作用早已不再,但它依然堅固地鑲嵌在這座建築之上,如同一把能夠打開主人家舊時光的鑰匙。
對於很多人而言,630年如同一個從無數卷宗和塵埃裏挖掘出來的冰冷數字,聽起來像黑洞一般難以理解卻又閃現著一種令人敬畏的恒久和神秘。或許借用對比更能清晰地表達它的存在:1385年,喬瓦尼迪·皮埃爾·安東尼(Giovanni PieroAntinori)加盟佛羅倫薩葡萄酒商協會(ArteFiorentinadeiVinattieri),這被視作安東尼世家釀造葡萄酒的曆史起點。17年後,中國的大明王朝剛剛崛起(1368年),文藝複興三大EIE2之一的米開朗基羅出生於1475年,而當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時,安東尼家族已經在托斯卡納釀酒107年。
當被問及,家族企業是否還能夠持續至下一個500年?現任安東尼侯爵皮埃羅(PieroAntinori)笑著回答“至少要這麼久’’。年逾古稀的皮埃羅是安東尼世家乃至整個意大利葡萄酒界的靈魂人物,正是在他的執學期間家族蛻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釀酒世家,並且引領了一場經久不衰的“超級托斯卡納”風潮。老先生有著一雙深邃的藍色眼睛,聲音低沉富有磁性,筆直的腰杆不禁讓人想起英劇《唐頓莊園》裏的鄉村紳士格蘭瑟姆伯爵。無獨有偶,安東尼侯爵也有三位不讓須眉的女兒,名字皆以字母A開頭,分別為:阿碧拉(Albiera,48歲)、阿裏格拉(Allegra,44歲)、阿麗莎(Alessia,39歲),目前三人皆在家族公司工作,其中大小姐阿碧拉現任企業的副總裁。在安東尼世家龐大的家族族譜上,從未出現過妻子和女兒們的名字,因此,他的三個女兒是26代以來首次在家族企業中學權的女子。
百年底蘊,積於跬步
自1506年起,安東尼宮殿就成為了安東尼世家在佛羅倫薩的家族住宅和辦公用地,由尼科洛·安東尼(NiccoloAntinori)花4000大弗羅林購得,當時的安東尼世家已經是佛羅倫薩最富有的幾大家族之一,擁有銀行、羊毛和絲綢方麵的重要產業,鼎盛一時。當問及宮殿牆壁上一幅人物畫像是誰時,大小姐阿碧拉回望後表示她隻能確定這是“某一位先人’,盡管曆代安東尼人都很妥善地保留先人的資料,宮殿三樓還設有一個曆史資料豐富的家族圖書館。但幾經戰亂、自然災害、經濟危機和政權變更等時代因素,加之時間太過久遠,有些先人的信息資料已經丟失。可以確定的是,在過去的六個多世紀內安東尼世家出過詩人、神父和政治家,也出過流氓和紈絝子弟。
在安東尼世家一部部厚若磚頭的史冊上從來不乏關於葡萄酒的筆墨。到16世紀,當時的家族掌門人銀行家兼商人亞曆山大·安東尼(Alessandro Antinori)開始把安東尼世家的葡萄酒銷售到整個歐洲,從法國裏昂到荷蘭佛蘭德斯、從西班牙到北非的阿爾及爾都能看到安東尼世家活躍的身影。在1543年,亞曆山大寫給當時佛羅倫薩大公科西莫·美地奇一世的一封信裏,可以看到因為安東尼家族一艘運輸葡萄酒的貨船被西班牙軍隊扣押在墨西拿的港口,安東尼希望公爵介入此事,要求西班牙軍隊允許這艘貨船離開;17世紀時的教皇克萊蒙十二世是安東尼葡萄酒的一位重要客戶,他曾親自給安東尼世家寫信致謝,聲稱“我們相信安東尼世家的葡萄酒窖藏越久品質越完美”。類似的關於讚美安東尼葡萄酒的故事數不勝數,這其中有國王、元首,也有劇作家和歌唱家。
19世紀中期歐洲頻繁發生的戰爭導致了歐洲貴族階層的衰落,很多貴族如同《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一樣“外麵架子未倒,內囊漸漸盡上來了”。英國貴族就是從1889年進入強弓之末,而法國貴族則在巴士底獄被攻占那一刻走上了末世窘境。在意大利,羅馬和托斯卡納地區的貴族則聰明地在保護祖業和做生意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他們打開葡萄莊園緊閉的大門,把原來隻供家族享用的葡萄酒對外出售,並且很快利用世家大族的神秘色彩令其他品牌黯然失色,安東尼世家就是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貴族之一。葡萄酒從來都是安東尼世家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長期僅占家族收入中的一部分。1898年起,皮埃羅的爺爺和其他兩位家族成員成立了洛多維科與皮埃爾安東尼侯爵酒莊(CantinedeiMarchesiLodovico e PieroAntinori),在佛羅倫薩附近的聖卡斯西諾(San Casciano)小鎮創建了家族酒窖。從那時起,葡萄酒由原來的副業成為了之後的主業,也使得這個世家貴族轉化為一個百分之百的釀酒世家。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曾說,誰知道靈感來源於何處,也許是迫於生活的絕望,也許是來自宇宙的僥幸,來自繆斯的惠贈。身上流淌著商人和貴族血統的安東尼人總是能夠在時代的風向從容改變,甚至引領風潮。向波爾多靠攏
如龍應台所言,戰爭、貧窮和流離失所是20世紀的胎記。遠在東方的亞洲如是,亞細亞海邊的托斯卡納也難逃劫難。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尼科洛(NiccoloAntinori)有著軍人堅韌的精神和卓越的遠見,他認為安東尼世家如果隻靠把葡萄酒賣給意大利人,將無法發展壯大。起初他在家族公司的銷售部門工作,常年在歐洲各國推廣葡萄酒。十年後,尼科洛從叔叔一脈買下了整個家族葡萄酒公司,由於叔叔保留了葡萄園,於是他在1938年購買了經典基安蒂的聖克裏斯蒂娜莊園(Santa Cristina)和位於翁布裏亞的古老城堡
薩拉堡(Castelladella Sala),前者350英畝的葡萄園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天娜(Tignanello)葡萄園和索拉雅(Solaia)葡萄園,而後者廣袤的葡萄園在日後誕生了安東尼世家的旗艦白葡萄酒芝華露(Cevaro)。同一年,他的長子皮埃羅出生。
尼科洛發現,在意大利,人人都喝意大利葡萄酒,但在國際市場上卻不盡然,法國人和他們的葡萄酒長期霸占著市場的頭把交椅。意大利葡萄酒有著悠久的曆史,但出口到國外的葡萄酒中泛泛之輩有餘,品質卓越者少之又少。當尼科洛在倫敦的一次酒會上品嚐過一些經典波爾多葡萄酒後,發現它們確實很優秀,他看著這些以酒莊建築為背景的酒標,突發奇想:他們可以在酒標上放他們的城堡(Chateau),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在酒標上放我們的別墅(Villa)?他決定把一些波爾多人的理念運用在家族酒莊身上,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向波爾多葡萄酒靠攏。1928年,尼科洛創建了Villa Antinori葡萄品牌,酒標是一張位於佛羅倫薩的家族莊園的照片,並首次采用了波爾多風格的酒瓶,而非傳統的稻草酒瓶fiasco。1934年,他還破天荒地在聖克裏斯蒂娜的葡萄園內栽種了一些赤霞珠,距離此時三十年後,第一款以波爾多葡萄品種為主的意大利葡萄酒才誕生。尼科洛這種大膽創新的精神直接影響了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他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企業家,如果他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族企業中”,他的兒子皮埃羅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們幾乎相當於從零開始,父親還擔有公眾職務,他是一個希望幫助意大利統一的愛國者,而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