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陽人民廣播電台《行風熱線》的成功之道(1 / 2)

南陽人民廣播電台《行風熱線》的成功之道

媒介經營

作者:李鵬

摘 要:南陽人民廣播電台的《行風熱線》是南陽市第一檔政風行風類新聞監督節目,是河南省開辦較早、影響較大、在全省地市級媒體中唯一被評為省“優秀新聞欄目”一等獎的代表性節目。其成功之道在於政治意識形態屬性鮮明,體現了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利益的媒體功能和節目功能;廣播媒體快捷便捷、連線報道機動靈活、不受時空限製、具有雙向互動性伴隨性等優勢發揮充分;“替百姓說話,為政府分憂”的服務宗旨定位準確。

關鍵詞:南陽人民廣播電台;《行風熱線》;成功之道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059-02

《行風熱線》是近年來國內影響最大的輿論監督節目形式,是紀檢監察戰線與新聞宣傳係統緊密結合的成功範例。由南陽市紀委和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政府糾風辦、南陽人民廣播電台和南陽廣播電視報聯辦,於2003年5月26日開播的《行風熱線》,是南陽市第一檔政風行風類新聞監督節目,是河南省開辦較早、影響較大、在全省地市級媒體中唯一被評定為省“優秀新聞欄目”一等獎的代表性節目,曾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在頭版以“南陽:《行風熱線》節目受歡迎[1]”為題進行了報道,並配發點評。作為媒介產品,南陽人民廣播電台《行風熱線》取得如此巨大成績,與其成功的經營之道有著密切聯係。

一、政治和意識形態屬性鮮明

媒介是承載、傳遞信息的工具。媒介的傳播活動是在一定的社會製度條件下進行的,它的傳播活動圍繞在一定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體係範圍內,“它體現了社會製度或製度性因素在各個方麵對傳播媒介活動的製約和影響”[2],它常常被擁有強大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政黨、集團或個人用來為特定的利益目標服務,具有政治和意識形態屬性。

媒介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屬性是通過媒介為一定階級政黨和利益組織所控製及其社會輿論功能的發揮來體現的。從哲學的角度看,媒介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屬於意識形態範疇。媒介的輿論宣傳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強大的影響力,它通過形成輿論、傳播輿論和引導輿論,來表達掌握它的政黨、集團或組織的意誌、觀念和傾向,為一定的階級或群體提供精神食糧,並對廣大受眾產生影響,促進社會的進步。正因如此,新聞媒介被稱為政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國的新聞媒介作為黨的宣傳工具,其意識形態屬性很明顯,新聞媒介要接受黨的領導,要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的利益,傳達黨的聲音。今天,這種政治屬性無疑對促進我國的政治經濟製度的穩定和發展,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南陽人民廣播電台《行風熱線》鮮明地體現了這種屬性。該節目自開辦以來,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市直40多個單位的領導按照市政府糾風辦和廣播電台一起商討排出的值班表,輪流坐鎮《行風熱線》直播間,與群眾直接交流,回複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簡單問題即時解決,複雜問題明確解決時限,有問必答,有訴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複,體現了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利益的媒體功能和節目功能,成為集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和專門機關監督於一體的一檔多功能名牌節目,體現了鮮明的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

二、廣播媒體優勢發揮充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改革和媒體改革的不斷深入,媒介組織之間的競爭日益慘烈。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媒介組織不斷擴大自身規模,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更新創新觀念,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廣播雖然與電視、網絡都屬於電子媒體,但它不同於電視、網絡,與紙質媒體也有很大區別,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快捷便捷是廣播媒體最大的優勢。這一優勢在通訊技術借助多媒體與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更加凸顯。因為紙質媒介要經過采寫、排版、印刷、發行等多個環節才能與受眾見麵,比廣播要慢很多;電視要經過攝錄、編輯、剪接、製作等,它是一個對運行平台和設備要求很高的媒介。廣播是快捷便捷的。快捷到一個電話、便捷到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報道,發布的信息幾乎可以和新聞事件實時同步。《行風熱線》節目正是利用了這一優勢,將電話熱線或手機短信與廣播直播節目直接對接起來,讓政府政策決策、社會熱點難點實時同步、快捷便捷地傳播。它在20世紀末被廣播人創造和開發出來,較多運用於消費維權類事件,是因為這一優勢。進入21世紀,它逐漸發展成為黨和政府受理群眾投訴和質詢的交流平台,成為吸引百姓注意力的傳播交流彙合點,也是因為它比報紙和電視的傳播方式更可操作、更可持續、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