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硬性科教節目的“軟”處理(2 / 3)

最後,從科教節目的話語方式,即聲畫手段來說,科教節目應善於借助抓人的影像素材,使構成敘事的骨架更加有血有肉。下述段落會具體地做出分析。

二、可視化的呈現手段

對於抽象的科教知識的解讀,如果不發揮電視在聲畫上的優勢,一味地從文字上展開解說,大量地運用專業術語,就會喪失節目的可視性,削弱節目的觀賞性和影響力。因而,加強科教節目的可視性迫在眉睫。

首先,前期拍攝時,應該盡量獲取一手的現場材料。比如上述談到的《肚子裏的攝像頭》,就運用了病人手術前的病理反應以及手術進行中的兩段影像材料,使觀眾深刻地感受到了醫學治療手段的突破。結合演播室醫學專家的詳細解讀,使得看似複雜抽象的學理知識變得淺顯易懂。除此,在可以預設的拍攝中,一定要注意畫麵的質量(即構圖、光線、拍攝角度、拍攝方式等)和畫麵的內容(即人與物、與環境之間的聯係)。

其次,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在科教節目中也尤為重要。對於無法借助現有的影像素材展現的抽象知識,可以使用3維動畫特技的形式,極大地解決科教節目抽象化的難點。在後期編輯時,可以運用標紅、圈住、回放、慢速播放、分畫等方式,突出某些影像細節。除此之外,水下攝影、顯微攝影、航空攝影等拍攝方式,給觀眾帶來了多方位的欣賞視角,也應提倡在科教節目中適當運用,與正常視角的鏡頭互為補充。

最後,訪談類的科教節目可以充分調度演播室,增強節目的可視性和豐富性。在演播室內擺放與主題相關的物品,設置相應的環節,為單調的訪談帶來更多展示的空間。

比如:《東方神犬藏獒》這期節目中,偌大的藏獒竟然來到了演播室,使觀眾能夠更清晰、更直觀地體驗藏獒的獨有魅力,增添了訪談的趣味性。而在《天生神力》這期節目當中,為了展示龍武的力量之大,設置了難度逐步增大的測試環節,從一開始的手捏碎蘋果、捏折鐵鍋,到最後單手舉起水桶。這樣的展示環節不僅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同時也成為一個很好的敘事由頭,為其後專家的點評和科學闡釋作了鋪墊。

三、體驗式的知識傳達

早期的科教節目一直都本著傳授知識的媒體職責“照本宣科”,對觀眾進行“填鴨式教學”,這種方式在早期或許成效顯著,但是在注重節目觀賞性和可視性的今天,這一手段就行不通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觀眾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發現真理,這樣的方式更能帶動觀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因而體驗式的調查方式被借鑒到了很多科教節目當中。

體驗式的操作理念可以運用在科教節目中的某個環節,也可以構成整檔欄目的操作模式。在《百科探秘》欄目的《天生神力》這一期節目中,編導為了探究龍武的正常體格擁有多麼易於常人的驚人力量,就運用了各種實驗,對他進行了一係列身體測試。《我愛發明》作為一檔介紹民間發明的欄目,也重在通過編導體驗驗證的方式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發明的神奇之處。《原來如此》以趣味實驗和體驗的方式解答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節目形態輕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