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電視節目的“含金量”
傳媒實務
作者:孫曉蓉,王燕萍
摘 要:在網絡大行其道的今天,電視如何在網絡格局下與其他媒介展開競爭,是所有電視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本文簡要分析了深受觀眾好評和歡迎的江蘇衛視大型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和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的綜藝節目《星光大道》的成功之道,僅供參考。
關鍵詞:節目的“含金量”;主持人的價值;嘉賓的特色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111-02
隨著社會的變革、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趨於多樣化,曾經一部電視劇的熱播引起萬人空巷的情形早已不複存在,隨之而來的是電影、電視、網絡、報刊、雜誌等諸多媒體終端的百家爭鳴,人們的精神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層麵的滿足。
如今,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隨時隨地獲得多元的新聞資訊,電腦、手機等網絡終端讓全球訊息盡在掌握;有更多的途徑看到與世界同步的電影和電視劇;有更多的熱情參與到港台時尚、娛樂節目的互動當中……與此同時,電視節目的質量也越來越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拷問。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和體會,回到家打開電視,手捧遙控器,在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的電視頻道中搜尋一檔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反倒是把時間無畏地浪費在了不停地更換電視頻道上,徒增一種莫名的煩躁感。
凡此種種,都讓電視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媒體愈發沒落。電視要想在網絡大行其道的格局下與其他媒介展開競爭,就必須在節目形態、傳播理念、技術手段等方麵進行全麵變革。首當其衝,嚴把節目質量關,努力提升節目質量是留住觀眾的重中之重!就如同經濟市場的運行法則一般,想要使一件商品贏得市場的認可,它的產品質量肯定是第一位的,質量過硬,才有參與競爭的發言權,質量上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其次,才是它的宣傳理念和營銷模式等等。
近幾年來,隨著全國各大省級衛視頻道白熱化的競爭,湧現出了不少令觀眾喜聞樂見、津津樂道的電視節目。如:江蘇衛視的大型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就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上至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輩,下到十八、九歲的少男少女們,對於《非誠勿擾》的喜愛程度溢於言表,《非誠勿擾》節目已經被作為一種電視現象成為廣大業內人事所研究和品評的對象。任何一檔電視節目能夠在眾多的節目中脫穎而出絕非偶然,《非誠勿擾》也絕不例外。細細分析其成功的因素,除了精美到位的節目包裝,外形靚麗養眼、表現大膽奔放的二十四位女嘉賓,還有合理準確又充滿趣味的遊戲規則等等之外,其核心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為觀眾提供思考和探討生活價值觀的平台
《非誠勿擾》節目中有24位單身女生以亮燈和滅燈方式來決定報名男嘉賓的去留,經過“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愛之終決選”、“男生權利”等環節來決定男女嘉賓的速配成功。但節目並沒有流於相親規則的程序,不重遊戲化,而是著重展示每個女嘉賓的個性,通過對男嘉賓的評頭論足以及對某一話題的激烈討論,體現新時代男女的婚戀觀。它超越了“相親”的界限,進入到了一個探討“當代年輕人情感婚戀和家庭生活價值觀”的這一更高境界。不論是富二代內心想法的袒露,還是美女對試婚、同居、男友經濟實力的考核評價,都在不知不覺中探討著當代社會生活所有人對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價值觀的思考[1]。觀眾在看節目的時候,不僅僅看到節目中當事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同時也在思考、驗證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價值觀,他們一邊看節目,一邊討論的不僅僅是節目中那些人的觀點,同時也會交流自己和身邊人的觀念和態度。他們不僅僅是在配對戀人,同時也是在讓所有觀眾探討婚戀愛情的觀念與態度。《非誠勿擾》已經成功地構架了一個讓大家暢所欲言、發表個人見解和主張的平台,也讓更多的人反思人性的真、善、美,這才是《非誠勿擾》這個節目抓住觀眾內心的關鍵,也是節目真實的人文情懷的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