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中山穀眾多,其徑險陡,地處隱秘之境,少有人往。
落雲穀於黑山北麓,墨水南側。穀口終年雲霧蔽日,日出東山而天下白,但落雲穀卻雲霧繚繞,猶若仙境。
正因如此,少有人發現此處還有一山穀,故妄斷為深崖斜壁。有膽大之人往,這些人中不乏有修道之高人,破迷霧而入山穀,皆去而不返,故而這落雲穀中再無足跡。
伯陽真人昔年躲禍,正值夜幕初臨。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風淡雲稀,樹影斑駁。而落雲穀穀口卻是風聲如鐵,如同鬼嚎。
此刻濃霧消散,一條小徑現於草叢間,一切豁朗。
伯陽真人立於穀口,心中驚歎,暗暗稱奇。
此處早無足跡之緣由,他是知道的,卻沒想到會是這般柳暗花明。他獵奇心切,又因此處極利於自己藏身,便沿小徑直入。
行數百步,路徑漸寬,兩旁山崖陡直,奇石怪木,鶴唳猿鳴。
朗朗夜空,月明星稀,眼前景物清晰,如同白晝。
他抬眼望去,兩壁山崖連成一道窄窄的線,直通天際。
時間流逝,伯陽真人漸行漸遠,最終發現了小徑盡頭的落雲穀。
午夜過後,風聲止,穀中霧氣漸濃,寒氣逼人。
有雲氣於天外聚向穀中,不久便又形成了如白天一般雲遮霧繞的景象。而山穀中依舊朗朗明晰。
伯陽真人居首,青鳥真人斷後,一行四人緩步前行。
這穀中的風甚大,沙礫橫飛,秦安塵躲在伯陽真人身後,這才好些。
幾人大約前行半個時辰,風聲漸消。伯陽真人回頭望去,見穀口小徑霧氣漸顯,神色登時變得凝重。
他對身後幾人道:“我們必須得走快些,穀中狂風漸止,霧氣過不了多久便會聚於穀口。這穀口的霧氣中含有劇毒,可使人昏睡窒息而死。”
青鳥真人聞之點頭,他自然清楚此事。
當年,伯陽真人避難至此,若不是醫道有成,恐怕也會命喪此地。他也曾隨伯陽真人來過這落雲穀,到此地之前,伯陽真人便多次提醒他,說這穀中毒瘴之氣極盛。即使這般,他還是領略到了毒氣的厲害。
有伯陽道人在身旁,自然不用擔心,但這中毒之苦,卻讓他心悸有餘。
想到此,便隨即附和道:“老哥說的沒錯,是得走快些。我可不想再受苦楚。”
紫陽道人傷勢雖然無礙,但是體內靈息薄弱,筋脈紊亂。之前迎風而行,已經顯得極其吃力。此刻,他的額頭早有細汗滲出,呼吸也變得急促幾分。
青鳥真人見他此番模樣,上前笑問道:“紫陽賢侄,你這副身子骨是否還能堅持?若是困難,我便助你一力。”
“多謝前輩心意。這幅身子骨走走路還是不成問題。”紫陽道人同樣笑答道。
這二人一個問得隨意,一個答得輕鬆。秦安塵坐在伯陽真人肩頭,不時回頭,側耳聽幾句三人的談話。談笑間,幾人已行數裏,到了山穀腹地。
伯陽真人率先停下腳步,道:“我們便在此處休息,待到明日再作打算。”
他放下肩頭的秦安塵,丟給紫陽道人一粒藥丸,接著道:“此乃九轉凝氣丹,可保持你體內靈息不散。”
紫陽道人吞下丹藥,便閉目盤腿而坐,雙手向心,運功恢複體力。
秦安塵早已困乏不堪,坐在一塊大石上歇息。
青鳥真人變戲法一般從手鐲中取出一些幹餅和水,遞給他一份,笑道:“塵小子,餓壞了吧。”
他接過食物,道了聲謝,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看樣子是餓壞了。
青鳥真人不知何時取出一壇酒,洗盞更酌,與伯陽真人對飲。
於是飲酒樂甚,又有鶴鳴於野。
兩人興起,擊石而歌。
歌曰:“習習穀風,維風及雨。鶴鳴於九山,聲聞於野。亦有美酒,對月而飲。習習穀風,維風及頹。鶴鳴於九山,聲聞於天。亦有兄弟,促膝長談。”